内容简介
《晚清新闻画报收藏》是一部从收藏和新闻吏两个角度介绍晚清新闻画报的书。清末,腐朽至极的皇权统治已摇摇欲坠,民众对社会变化日益关注,新闻类报纸风行。但彼时的报章行文都蓍敖牙的文言文,非一般百姓所能读懂,所以除上海《申报》外发行量都很小。当此之际,一些精明的报刊经营者受流行的带插图的版《晚清新闻画报收藏》启发,采取图文结合的办法,创办一批新闻画报,用图画的方式反映社会发生的新闻事件,每幅皂门上配置简约又字,或独立发行,或随主刊附送,颇受读者欢迎。这些画报有册装、经折式蝶装和单张三种。册装有日刊和旬刊,蝶装有三日刊、五日刊、周刊和旬刊,单张也有曰刊、三日刊、五日刊多种。册装和蝶装本一般单独订阅,单张画报则羹报附送,不单收费,以大王报影响。图又并重的阅读形式本来是古人一种理想的治学方法,正昕谓:置图于左,置书于有,索像于图,索理于书。”既然读者爱看带插图的书籍,也一定喜爱图,又兼蓄的报纸,于是大胆试行,结果很快被读者接受。这画报以上海《点石查画报》为肇始,图文并茂的画报风靡一时,颇受人们的欢迎。1909年出版的《京华百工竹枝词》有曰 :“各家画报售纷纷,销路争夸出群。纵是花丛不识字,亦持一纸说新闻。”毕竟,对于民智未开、识字不多的普通人来说,看着那一幅栩栩如生的
图画,多多少少可以了解一会时事新闻。于是,在图上配以浅白通俗的文字,评说着社会上发生的各种新闻,画报一下子盛行起来。它不仅收到了新闻官一传的效果;对于开启民智,更是不无裨益。然而受地域环境、语言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影响,不同城市的画报有不同的笔法风格,从绘画风格和语言特色而言,可分三个流派,即上海画派、北京画派和天津画。
内页插图
目录
序言
上海画报
北京画报
天津画报
西洋画报
精彩书摘
上海画报
上海是开埠城市,设有租界,外国侨民多,国内的商人、文化人和艺人也云集此地,文化气息浓,市民求知欲望强。所以这里是旧中国新闻传媒的中心。新闻画报是新闻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新闻画报与其他城市的新闻画报相比,具有三个特点:①笔法细腻,形态逼真。因为上海寓居很多专业画家,报馆招募画师容易,而画师之间有竞争性,必须画得好才能够立住脚,所以,选人新闻画报的图画都很精美。②图画的内容趣味性强。上海新闻报馆最具“新闻眼”。为增加报纸的卖点,上海的新闻报馆时常刊载一些饱闲读者所感兴趣的内容。③反映事件范围宽泛,几乎涉及全国各地,外国新闻也时有介绍。上海新闻报自《申报》起就在全国各大城市设置“访事员”,各地方新闻事件都能够在很短时间内汇集到报馆来,再由报馆招聘的画师,根据内容绘制出图画,然后制版发行。这三个特点是上海新闻画报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
前言/序言
这是中国第一部从收藏和新闻吏两个角度介绍晚清新闻画报的书。这部书的出版目的是让读者通过观看百年前的图文并茂的时事新闻画报,了解那段有血有肉的历吏原貌。
中国新闻报纸的诞生至今不到200年,而单张式新闻纸的出现更晚一些,大约150年。然而就在新闻报纸诞生不久,便衍生出一种新闻画报,即以图画为主兼配文字说明来报道新闻事件的画报。新闻画报的诞生,是中国特定文化条件和风俗影响的结果。新闻画报最初是给不识字或识字不多的平民看的,所以其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很低,以至于对这类画报的产生和消亡,很少有人记述。民国以后到“文革”期间,已经有一定数量的新闻工作者对中国新闻史发生兴趣,并着手进行研究,但对晚清画报这类“副产品”关注者不多,只是在论述报业通史时,偶尔捎带几句,既不能详细交代起源,也没有介绍最终结果,基本属于印象所得。笔者在收藏老报纸过程中,对新闻画报情有独钟,每有发现立即追踪,已收集到各个时期画报200多种1 000余件,时间跨度为晚清到民国时期。2005年在编著《老报纸收藏》时,顺手翻拍了400多幅图片,打算出一本《老画报收藏》。但在着手编辑时,觉得手工绘制雕版印刷的新闻画报和照相图片画报放在一起不太和谐,而且手工绘制的画报也有时事新闻画报和娱乐画报之分,自己资料充足,分别出版意义更大,于是与出版社协商,拟单独整理晚清时期的手绘新闻画报。去年初春,在和安徽藏报家冯艺先生合作编著《中国体育百年图志》时,得知他也在不断寻找同类画报,看过他收藏的藏品之后觉得路子相当,如果合作编著挑选的范围可以扩大,使更多的珍品画面入选,于是我们二人商妥,由他提供一部分藏品图片,共同编著这本书。
晚清新闻画报收藏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