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22
工匠精神:开启中国精造时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08年金融危机后,西方发达国家反思经济发展战略,意识到制造能力的削弱会危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健康,美欧等国由此将“再工业化”战略提上议事日程,并出台了以“工业4.0” 为代表的一系列国家制造业发展战略。本书从经济的视角出发,以案例故事的写作模式,分析中国从事实体、坚守实体的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旨在指明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出路:以工匠教育和平民教育培养工匠精神的文化土壤,以工匠精神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精造”迈进。
作者简介
曹顺妮 中国精造自媒体创始人,专职研究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曾供职于《瞭望东方周刊》《证券市场周刊》《中国企业家》等杂志,作品被收录到《平等的旅程》《数字化时代的传媒产业》《亚洲传播》《百年潮涌万代帆扬》等多部书籍中,并出版小说一部。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1章 “中国制造”怎么了
低价竞争当休矣
“山寨”防火墙,不能失灵
速度慢下来,拒绝野蛮生长
利润合理化,而非*大化
劳动法不能不保护企业
崇尚技能教育,从源头挽救“中国制造”
第2章 制造强国不是速成的
德国
日本
第3章 工匠精神,从 “中国制造” 到 “中国精造”的关键
德胜洋楼,中国精造范本
中国精造,始于改善
专注创造**
诚信,工匠精神的国际钥匙
中国百年企业的工匠智慧
第4章 中国工匠精神2.0
教育,工匠精神之源
工匠精神2.0:中国**所培养匠士的学校
工匠精神2.0:做世界上*小的酒店管理学校
唯有平民教育,才能改变中国
后记
“中国制造”是世界给予中国的*好礼物,要珍惜这个练兵的机会,决不能轻易丢失。“中国制造”熟能生巧了,就可以过渡到“中国精造”;“中国精造”稳定了,不怕没有“中国创造”。路要一步一步走,人动化(手艺活)是自动化的基础与前提。要有工匠精神,从“匠心”到“匠魂”。
——聂圣哲 德胜(苏州)洋楼有限公司总监
真正**的人、大师级的人,都是“德”在前面。我的工作就是培养行业内的明星,用八年时间,慢慢教他德行、做人,成为一流的人之后,就能成为一流的工匠。只有你有精神,才会走得很远,很高。
——秋山利辉 日本秋山木工创办人
“工匠精神”的塑造将促进中国制造业实现质的飞跃,是大工业时代精细化管理、精品制造的理念。对企业而言,产品生产全过程都应该追求完美。
——董明珠 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
工匠精神包括细致、认真、不急躁,以及对细节的追求。把简单的事情做到**,就是不简单,就是我理解的工匠精神。
——陈明 上海欧本钢结构有限公司董事长
制造强国不是速成的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在《劝学篇》里如是说。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是西方人眼中的常识。
落后西方百年的中国人希望赶超。这是一个积极上进的发展目标。但问题随之而来:赶超的方法是什么?赶超的目的是什么?
自清末以来,为了避免“落后就要挨打”的命运,中国人决定开眼看世界。“不再挨打”的诉求持续了百年,*终实现民族独立。独立之后,摆脱贫穷成为紧迫之事,于是,改革开放,引进资本与技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图先富带动后富实现赶超。因此,在近半个世纪,致富成了赶超的目的。
但是,我们口中曾引以为傲的GDP世界排名第二、多家全球企业500强、钢产量世界**等名头,并不能让我们强大的购买力在世界各国琳琅满目的商品面前获得尊严。
2015年年初,中国游客在日本疯抢马桶盖,拉开了有关消费国际产品的争论大幕。国人反驳称,中国游客去日本抢购的马桶盖,实际上是在杭州生产的。可是,进一步的真相是什么呢?生产的模具是从日本进口的。近年来国内的中产阶级掀起了马拉松跑步热,可他们脚下的专业跑鞋,几乎都是日本、美国的跑鞋品牌。也许有人又要反驳,日本跑鞋也是在中国加工的。这更能说明,我们就是日本、美国制造业的组装厂,是日本“雁行模式”的第四级,技术还得作为雁头的外国企业说了算。
就连小小的圆珠笔珠也要靠进口。“我们在钢铁产量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仍然进口了一些特殊品类的高质量钢材。……我们还不具备生产模具钢的能力,包括圆珠笔头上的‘圆珠’,目前仍然需要进口。”2016年1月4日,李克强总理在一次化解产能过剩会议上提到的小小“圆珠”,再次让“中国制造”汗颜。一方面,中国的钢产量稳居世界**;另一方面,高精产品持续短缺。这是一种不良的制造格局。
作为世界制造强国之一的德国,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曾被英美等金融发达国家看作守旧的工业国,工业占GDP近30%。而美国走了一条去工业化的发展之路,制造业占GDP比重从1950年的27%,下降到2010年的12%。金融危机之后,德国凭借强大的基础工业,在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中继续保持市场优势,成为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的国家。美国则开始意识到制造业对于一个国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开始着手重振制造业。
德国博世公司董事长菲润巴赫认为,德国强大的根源,是德国企业在制造业领域的底蕴。德国视自身为自然资源缺乏的国家,坚持走技术立国的道路。日本亦如此。强者的逻辑是,可靠的产品品质是变革与创新的基础,一个国家只有制造业强大,才能有真正的话语权。
欲成制造强国,必先学习强国。
……
从“山寨大国”到制造强国,德国用了一百年时间完成转身。当今德国在制造业界的地位,无人敢于小觑。
一百多年前,德国在青岛期间修建了质量上乘、历经百年仍发挥作用的下水道。虽然后经证实,德建下水道长度只有80里,不发生内涝更多有赖青岛的丘陵地势。但每到夏天,一有外表光鲜的中国新城市逢暴雨被淹的新闻,德建下水道就会被翻出来炒作一遍。因此,炒作德建下水道的传播心理背后,是中国人对自身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我们对当下一些地方豆腐渣市政工程的一种抗议,这种抗议有时会将德国制造神化,可如果实地考察一下青岛的德建下水道,你会发现,德国制造值得神化。一百多年前,德国占领青岛时,在仅有2万多人口的胶澳小镇地下两米处,按照30万人口的城市规模标准设计了分层的下水道,用5年多时间铺设,宽处可通汽车,实现雨污分离。即便在技术发达的今天,这项工程的前瞻性视野仍令人敬佩。
再看看德国在青岛留下的按照功能分区的稳固建筑群,以及江苏路基督教堂三面墙上的户外机械报时钟表,从1909年原装设备安装至今,每天都在精准报时。对照中国一些地区“三年一小拆、五年一大拆”的城市规划,我们怎能不汗颜?
值得神化的德国制造,其高品质、稳定性能的优势,是很多中国制造业企业做不到的,因为做不到严谨,所以神化德国的严谨;因为浮躁,所以神化德国的专注;因为盲目自大,所以神化德国的谦虚……
真正的德国是怎样的?德国的制造业为何会走到今天?德国史学者李工真教授,在1997年撰写的《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中有全面的分析。我并不是德国问题研究专家,只能谈一些个人浅见。
德国人让人生敬,是其骨子里存在的人性至上理念。所谓人性至上,就是每个人要获得舒适的存在,不能给周围人和物带来不便,包括环境。要做到这种程度,就要用制度和规则,把人性中的懒惰、贪婪、自私等阴暗面关进笼子里,让踏实勤劳、务实高效的品质释放*大价值。
无处不在的标准
德国人干了一件与当年秦始皇一样了不起的、足以改写历史的事情,就是标准化。成就秦始皇霸业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书同文、车同轨、度量衡统一,开启了世界标准化的先河。如今,将标准化推至**的,非德国莫属。
让德国制造全球领先的首要因素,当属标准化。于1917年成立的德国标准化协会(DIN),专门制定行业标准,到如今每年发布上千项标准,其中80%以上被欧洲等国采用,从而掌握了行业话语权。2012年年底,德国标准化协会已颁布的标准累计达33149个。除了使德国具备行业话语权外,*为重要的,是率先为工业智能化打下了深厚根基。
可以预言,在全球新一轮工业变革竞争中,德国凭借用百年时间构建起来的标准化体系,处于优势地位。因此,当2013年德国提出“工业4.0”时,**个领域就是“标准化和参考架构”,通过制定一揽子共同标准,建立起智能工厂生态链上各个环节的合作机制,优化生产流程,实现信息的高效切换。在“工业4.0”变革中,一旦在制造、产品、运营、流通、消费、反馈等生产及消费环节实现标准化,就具备了快速数字化的基础。简单理解就是,信息技术变革的基础就是将万物数字化,*终实现智能化。标准化是工业4.0的基础与前提,更是“德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
德国标准化协会(Deutsches InstitutfürNormunge.V.,德文缩写: DIN )是目前德国*大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公益性标准化民间机构。成立于1917年。1917年5月18日,德国工程师协会(VDI)在柏林皇家制造局召开会议, 决定成立通用机械制造标准委员会,其任务是制定VDI规则。同年7月,标准委员会建议将各工业协会制定的标准与德国工程师协会标准合并,通称为德国工业标准(Deutschen Industrie-Normen)。1975年5月 21日,德国标准委员会改为现称。DIN制定的标准超出工业范围,广泛涉及建筑工程、采矿、冶金、化工、电工、安全技术、环境保护、卫生、消防、运输、家政等各个领域。截至1998年年底,共制定发布了 2.5万个标准,每年大约制定 1500个标准。其中80%以上已为欧洲各国所采用。
标准和法律条例无处不在的德国,既是标准制定者,又是标准化的*大受益者。在2002年的一次DIN新闻发布会上,DIN会长巴克(T.Bahke)指出,德国20
工匠精神:开启中国精造时代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工匠精神:开启中国精造时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