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叶圣陶叶至善干校家书(1969-1972)》收录叶圣陶叶至善父子1969-1972年京城和干校两地的通信近500封。这是一部纯粹意义的《家书》,真实记录了他们父子在那个特殊时代对“大事要事”的应对和处理;书信中涉及他们父子在那个特殊时代对周围人物悲欢、世态炎凉及其当时的社会动向、思想变化的心态和情感,是反映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不可复制的文化遗产,具有历史和文化的双重价值。
内容简介
《叶圣陶叶至善干校家书(1969-1972)》收录叶圣陶叶至善父子1969-1972年京城和干校两地的通信近500 封。叶圣陶是解放后国家出版总署一任副署长、教育部副部长;叶至善是中国少儿出版社一任社长。1969年,叶至善随团中央下河南潢川干校,父子俩天各一方、人各一地,信来信往,便有了近70万字的书信。书稿一封信起自1969年5月2日,是父亲叶圣陶写给儿子叶至善的;最后一封信是1972年12月21日叶至善写回家的,不久他就结束干校的生活回家了。前后历经3年又8个月。
这是一部纯粹意义的《家书》,当时全无意于发表或让别人阅读,也正因为如此,《家书》就更加地具有了亲历亲闻亲见的历史见证的价值,给我们留下了呢个“特殊年代”的真实史料。
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日),原名叶绍钧,汉族人。字秉臣。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叶圣陶曾担任多项职务。解放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他也是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委员、民进中央主席。叶圣陶于1988年2月16日于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叶至善,1918-2006,享年88岁,江苏苏州人。曾任开明书店编辑。建国后,历任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兼《中学生》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编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第一届理事、第二届副主席,中国科普创作协会第二届副理事长,民进第七、八届中央副主席。是第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著有《失中学的哥哥》、《花萼与三叶》、《未必佳集》、《梦庵》。曾先后参与和领导编辑大型丛书《少年百科丛书》、《中国历史小丛书》、《中国历史故事集》、《儿童自然科学丛书》等。叶至善还获得中国福利会颁发的妇幼事业“樟树奖”,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颁发的老编辑“伯乐奖”。
目录
我们为什么要整理出版这本《家书》
一九六九年
一九七O年
一九七一年
一九七二年
留住那个“特殊年代”的真实史料
——《叶圣陶叶至善干校家书》编辑后记
精彩书摘
五月二日
至善:
第二封信昨天收到。虽然想到什么说什么,把你那里的地理环境和工作项目都说到了,很足以满足我们的想望。字不容易认,但是仔细看看都认出来了。有两处把“淮”字写成“渭”字,声音相近而误。
先把家里人的情形说说。我没有什么,坐在室内看看抄抄如常。上星期又独往三里屯洗过一回澡,饭后就去,到快洗完时才来了另一个客人。满子近来似乎好些,这是我从她外貌上看。大概睡眠时间比以前充足些也是一个原因,以前你早出晚归的一段时期,她睡眠太不足了。佳佳索性终夜跟奶奶睡,省得夜间睡了又搬过去,早上又搬回来再睡一会儿,老小两个的睡眠都得实惠。三午本说就要跟他们林场的工宣队下乡(距林场若干里),一面在农村受教育,一面帮做些记录抄写的事儿。后来又知工宣队暂时不下乡,就留在家里,到今天也有十来天了。据说到十号左右就要回林场了。大奎在北京医院扎针,已经满一个疗程(十次),说得停几时再去扎。小妹常说起的那种药,前几天托人带到、了。现在叫“六八一”,表示是去年一月间试验完成的。大奎在北京医院听人说起那种药,兀真的大姊昨天来,说她的医院里也在推广那种药。是一种灰白色粉末。每天服三次,每次两克。药末放在调羹里,加些冷开水,像水注在石灰上一样,作沸滚状,且发热。待稍稍冷却,就吞下去。带苦味,故而加些糖。闻的时候,觉得那是石灰味。小妹带来五百克,够吃几十天。满子为大奎买了一个支在腋下的拄拐,四块多钱。现在大奎走动,一边掖拄拐,一边支手杖。我说这样当然方便些,可是总盼望医药有效,从早把拄拐手杖都丢掉。
前言/序言
我们为什么要整理出版这本《家书》
我们收拾爷爷爸爸留下来的东西,在杂乱的文稿中发现了一个塑料口袋,里面装着爷爷和爸爸“文革”时期一九六九年、一九七0年、一九七一年、一九七二年的通信。
爸爸一辈子陪伴在爷爷身边,除了几次暂短的分别,几乎没有离开过他。“文革”期间爸爸去了河南的团中央“五七”干校,在干校这三年多的时间,是爸爸离开爷爷最长的一段时间,也是他们父子之间通信最多的一次。爷爷有个习惯,每每复完信,来信就随手撕掉。因此尽管爷爷一生写了不计其数的信,尽管和爷爷通信的人当中不乏他那个时代的名人,但是爷爷没有留下他们的来信,家里自然也就没有收藏。常有人会问起这件事,我们刚好借此机会做个交代。当然也有例外,抗战期间爷爷举家南迁,在四川住了八年。在那个家书抵万金的年代,爷爷和上海的朋友们的通信被双方编号保存,于是就有了后来的《渝沪通信》。而这次爷爷和爸爸互相保留下来的通信,应该是最多的一次了,整理下来竟有近七十万字。可见爷儿俩彼此都很珍惜这信件,把它们当做宝贝一样收藏起来,才使我们有机会看到他们父子间的倾心交谈.体会到他们那种非同一般的父子之情。
翻看阅读这些家信,我们好像又回到了“文化大革命”那个特殊的年代,爷爷留守京城的日子,爸爸潢川干校的生活,我们下乡插队的岁月;大到全球.全国,北京,小到东四八条的家,兄弟姐妹,亲朋好友,同事同学中发生的事情.信中写到的人和事,又一幕幕重现在眼前。面对善良和天真的爷爷爸爸,看着他们对现时的豁达乐观和对未来的憧憬希望,我们有的不光是愉快的回忆,更多的是说不出来的沉重。这其中是好是坏,是是非非,是悲是喜,复杂的心情实在没法用文字来表达清楚。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信中的爷爷就是那个时代的爷爷,这信中的爸爸就是那个时代的爸爸,还有那个时代的我们,那个时代的人和事,真实得没法再真实,确切得没法再确切,而这一切都没法改变,也用不着改变。
看这些信我们还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感觉,那就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我们一家人就像是爷爷童话里写的那个被透明的薄膜包裹着的快乐的人,看一切事物都是美好的都是快乐的,去上山下乡啊,到五七干校啊,参加拉练啊,等等等等,和后来有的人写到这些事件时,有着截然不同的立场和观点。这可能会使一些人感到困惑和不解,造成这么大的反差的原因实在是太多了,我们不想诠释,也诠释不了。如今的我们对那个时候的许多事也有了不同的看法,却不想对那些事和那些感情全都给予否定。让当时的美好和快乐就留给当时吧,尽管现在看起来有不少事情未免幼稚可笑,有些甚至荒唐苦涩,但是那一切都是真实的真诚的。
其实早在几年前我们就想起过这些信,觉得爸爸在给爷爷的信中写到的于校放牛的生活很有趣很好看,应该整理出版。后来在我们的催促下,爸爸似乎也真的又看了一遍这些信,不知道是因为忙顾不上,还是看了之后倒有了些不堪回首的滋味,他始终冉没有提起这件事,只挑选了其中的一小部分,放在了爷爷的《叶圣陶集》的书信卷里。现在我们再看这些信的时候,也没有了最初的那份轻松,多了的是些许的沉重。但是又觉得这毕竟是“文革”时期的真实的记录,是对历史多少有一些价值的东西,应该把它们整理出版。如果爷爷爸爸都还在,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同意我们这样做,为此我们总是有些击忑不安。
我们不知道读者看了这些信以后,是不是依然会像以前那样看待爷爷和爸爸,依然对他们父子两个有着一些热爱和尊重。而作为他们后代的我们,却的的确确从这些信里更多了些对他们的了解,对他们的理解和对他们的热爱。尤其是他们父子间的亲情和对我们这些晚辈的关爱,以及他们以他们的仁爱之心所面对一切人和一切事的态度,更让我们不知用什么样的言辞才能恰如其分地给以赞颂。又一想,信既然摆在了读者面前,一切就让读者自己去感觉吧。我们整理出版这本《家书》。本不是为着听人们说些赞美之词,只是想让人们知道,在“文化大革命”的年代里,有一家人是这样思考和生活的而它或许能从_个侧面记录和反映了那一段的历史。这大概是我们整理出版这些家信的最最原始的初衷。
还有几点想在这里说明的:
尽管爷爷爸爸保存了这些信,但还是免不了有遗失。除了遗失的,我们把所有可以找到韵信都编进了这个集子里。这三年多的四百多封信,除了爷爷装订好的爸爸给他的一九七0年、一九七一年、一九七二年的信以外,一九六九年爸爸给爷爷的,和一九六九年、一九七O年、一九七一年、一九七二年爷爷给爸爸的信都是散落的。父子俩写信,一落款上常常不写明年代只写明月日,有的干脆连月份也不写,于是我们只好根据不同年代的信纸,不同的季节,不同的事件,把信一封一封对应起来。尽管用了心思,有没有对应错的还真说不准,如果哪位细心人看出来了,还望能帮我们指出来。
为了反映和保持那个时代真实的爸爸爷爷,这里发表的几乎是原信的全部,只对有些我们以为需要删去的地方,做了非常少非常少的删节。就因为删节得太少,以至使这些信看起来不那么紧凑,不那么集中。我们甚至担心,其中许多非常琐碎的家事,我们这些做晚辈的看了会觉得很亲切,可是不知道会不会让看这本《家书》的人感到厌烦。可是再想想,家信就是家信,就是爷爷爸爸这样的人,在对待家事上也免不了婆婆妈妈儿女情长。又想,这或许更能让人们看到他们父子不太为人知的另一面吧。
在爷爷和爸爸的信中,常常会提到我们姐弟俩,那时候我们一个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当农业工人,一个在陕西延长插队当农民。爷爷爸爸对我们的思念和关心,鼓励和教导,也都留在了这一封封信中,真可以说是无微不至感人至深。现在再看看这些信,平添了好多那个时候那个年龄不曾有的感受,复杂的心情一言难尽。
对编辑出版书籍我们都是外行。在这些信整理好之后,我们请朱正叔叔帮我们看了一遍。朱正叔叔是爸爸的好朋友,又是编辑大家,爷爷和爸爸的文字让他看过,应该是可以放心的了。
最后要说的是,感谢人民出版社的张秀平编审,她从朱正叔叔那儿听说了我们在整理这本《家书》,就非常执著地向我们邀约,一定要我们把这本书交给他们来出。还说一定会把书出好,这样才对得起两位过世的老人,才能表达她对两位老人的敬重,她的真诚让我们别无选择。感谢永和的爱人蒋燕燕和她的哥哥蒋新华,帮我们做了大量的文字和照片的整理工作,信件的核实非常繁琐,而那些照片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历史,看了或许会引起不少读者的回味。还要感谢爸爸的那些老同事,他们听说了这件事,送来了他们至今还保存着的当年干校的照片,要知道那个年代照相是一件奢侈和不易的事情,因此就显得尤其珍贵。
叶小沫 叶永和
二00六年五月二十四日
叶圣陶叶至善干校家书(1969-1972)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