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一個人從在胎中孕育直到死去,甚至到死去很久很久,都始終處於民俗的環境中。民俗像空氣一樣是人們須臾不能離開的。對於民眾社會來說,民俗又是溝通情感的紐帶,是彼此認同的標誌,是規範行為的準繩。是維係群體團結的黏閤劑,是世世代代錘煉和傳承的文化傳統。
內容簡介
中國民間文化是世世代代錘煉和傳承的傳統文化,其中凝聚著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華民族彼此認同的標誌,是祖國同胞溝通情感的紐帶。曆史悠久、內涵豐富的傳統文化也是我們中華民族對人類文化多樣性發展的巨大貢獻。急劇變化的時代在淘洗著傳統的民間文化。在當今時代,我們尤其有必要對我們豐富淳厚、曆史悠遠的民俗傳統立此存照,將其中的優秀部分及其真諦展示給廣大民眾,使他們對中華大地、對祖國同胞、對優秀的文化傳統和淳厚的民俗民風懷有更深刻的眷戀、熱愛和崇敬。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創造的非常豐富而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和民族精神,是我們的幸事,也是我們的曆史責任。
關羽,漢族。生於東漢桓帝延熹年間,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良人(今山西運城市)。三國時期蜀漢著名將領,前將軍,漢壽亭侯,軍事傢。死後受民間推崇,又經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為關聖帝君,佛教稱為伽藍菩薩,尊稱為“關公”。三國時期蜀國名將。被後來的統治者崇為“武聖”,與號為“文聖”的孔子齊名。後人有詩稱贊關羽:三國時期蜀國傑齣的軍事傢和戰略傢。此外,關羽還被颱灣同胞視為恩主神。
目錄
第一章 曆史人物關羽
關羽的故裏
關羽的父祖
亡命離鄉
徵戰南北
降曹歸劉
留鎮荊州
敗走麥城
關羽的妻室
關羽的子嗣
關索考辨
周倉考辨
第二章 傳奇英雄關公
眾口稱揚的“萬人敵”
隋唐時期的三國傳說
兩宋講史書、影戲中的關公
元代講史話本中的關公
元雜劇中的關公
《三國誌通俗演義》中的關公
第三章 “韆古正神”關帝
始作俑者孫權
靈顯荊楚
玉泉山顯聖
解州鹽池誅蚩尤
晉爵王公
“監壇漢關羽”
夢感建廟
“伏魔大帝”
漢滿同奉
疊加封號 位列中祀
謚號之辨
光宗蔭子
關廟和祭禮
第四章 關公信仰的宗教形態分析
關公信仰的宗教觀念
關公信仰的宗教經驗
關公信仰的宗教行為
關公信仰的宗教場所
第五章 關公信仰興盛的原因
關公信仰與鬼神信仰
關公信仰與“神道設教”
關公的人格魅力與關公信仰
附錄一 著名關廟介紹
山西省運城市解州關帝廟
山西省運城市常平關帝傢廟
河南省洛陽市關林
湖北省當陽市關陵
附錄二 關廟楹聯精選
精彩書摘
第一章 曆史人物關羽
關公,即關羽,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位名人。韆百年來,他的英雄事跡婦孺皆知,他的高尚品格被人們久久傳頌,他的傳奇形象被各種文藝形式描繪得活靈活現。不僅如此,他還被神化,成為中國古代最為有名的一位“韆古正神”。受到人們的頂禮膜拜。時至今日,關公信仰在港澳颱,在東南亞,甚至在日本、美國等地,仍然頗為興盛。
最早記錄關羽事跡、在關羽史實方麵也最具權威性的史書,是西晉陳壽所編撰的《三國誌》。這本書中的《關羽傳》非常簡略,隻有寥寥950餘字,加上後來南北朝宋裴鬆之所做的10條注750餘字,總計也不過1700餘字。但參照這本史書中其他人物傳中的相關記載,以及其他曆史文獻資料,對於曆史人物關羽,我們還是可以有一個大緻清晰的認識。
關羽的故裏
關羽的故裏,一般認為是今山西省運城市解州鎮以東9公裏處的常平村。該地建有關帝傢廟,附近的中條山山麓還有一處關羽祖塋,每年海內外前來瞻仰遊覽的人絡繹不絕。其實,這一說法是不符閤相關文獻記載的。
據《三國誌·關羽傳》說:“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人也。”東漢河東郡解縣,據古代有關文獻記載,其舊治在今山西省臨猗縣境內。
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說:
河中府,臨晉縣,本漢解縣地,後魏改為北解縣。……故解城,本春鞦時解梁城,又為漢解縣城也,在縣東南十八裏。晉惠公許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東盡虢略,內及解梁城是也。
宋樂史《太平寰宇記》也說:
解州,解縣,本漢舊縣也,屬河東郡。後漢及晉不改。後魏改解縣為北解縣,屬綏化郡。周省。按:此前解縣在今臨晉縣界。又稱:
蒲州,臨晉縣,本漢解縣地。按:漢解縣在今縣東南十八裏,故解城是也。後魏改為北解縣,周省。隋開皇十六年,分猗氏縣於今理,改為臨晉。
以上二書均言東漢解縣舊治,在當時臨晉縣東南18裏處的故解城。臨晉縣,唐屬河中府。此後直到民國,縣名相沿不改。1954年與猗氏縣閤並為臨猗縣。舊縣治在今山西省臨猗縣西2a餘公裏的臨晉鎮。故解城,據清光緒《山西通誌》捲五十一《古跡考》所引猗氏人郭為觀《郇城考》說:
考解故城有二,皆非今治。今治乃唐改隋虞鄉縣故治為之,而彆於其西五十裏置虞鄉縣。其故城一在臨晉之城東、城西兩村之間,乃北解也;一在卿頭村,乃南解也,其故跡皆存。
其中所說的北解舊治,即故解城所在地。
依據上述地誌及前人的考辨,今人劉緯毅在其所著的《山西曆史地名通檢》 (山西教育齣版社,1990年版,第209頁)中判定:
解縣,西漢置,屬河東郡,東漢、晉不改,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改為北解縣。故治在今臨猗縣臨晉鎮東二十裏城西鄉與城東村之間。
考慮到古今地望方位角度的不同,劉緯毅的判定與《元和郡縣誌》、《太平寰宇記》的說法是一緻的。這種說法雖然明確瞭東漢解縣縣治在今臨猗縣境內,但卻將它與故解城視為一地,並混淆瞭它與北解縣治的不同,具體位置還是不確切的。
據《後漢書·郡國誌》記載,解縣名下另有解城。顯而易見,故解城與東漢解縣縣治不是同一個地方。《元和郡縣誌》、《太平寰宇記》將故解城等同於東漢解縣縣治,閤二城為一,是與《後漢書·郡國誌》的記載不相符的。
又據《水經注·涑水篇》說:“涑水又西南徑解縣故城南。”酈道元為北魏時人,既然稱有“解縣故城”,那麼必定就有北解新縣治瞭。清光緒《山西通誌》捲二十六《府州廳縣考四》“臨晉縣”中即說:
漢置解縣。隸河東郡。北魏太和十一年,分解縣置南解縣;而改解縣為北解,徙治於漢縣故城西北十八裏,胥隸河東郡。
由此可見,北魏時不僅解縣縣名改為北解,縣治也不在同一個地方。
那麼,東漢解縣縣治究竟在什麼地方呢?《後漢書·郡國誌》“解,有桑泉城”,南朝·梁劉昭注:“《左傳》僖二十四年,晉文公人桑泉。杜預曰在(解)縣西二十裏。”《元和郡縣誌》“臨晉縣”又稱“桑泉故城在(臨晉)縣東一十三裏。”清光緒《山西通誌》捲二十七《府州廳縣考五》據此推考,認為東漢解縣縣治“在臨晉縣東三十三裏”,“以地望準之,漢解縣當在今猗氏西七裏而近也。”根據現有的文獻資料來看,這一推考還是比較令人信服的。清猗氏縣治即今臨猗縣城。因此我們可以說,東漢解縣縣治舊址應在今臨猗縣臨晉鎮東約16.5公裏處,或者徑直說在今臨猗縣西約3.5公裏處。
至於今山西省運城市解州鎮,在東漢時尚屬猗氏縣地,直到北周(公元557年—581年)末年,纔首次成為解縣縣治。《左傳·成公六年》:“晉人謀去故絳,諸大夫皆曰:‘必居郇瑕氏之地,沃饒而近監。”杜預注:“鹽,鹽也。猗氏縣鹽池是。猗氏有鹽池,後分猗氏、安邑,置縣以守之。《水經注·涑水篇》:“涑水西南徑監鹽縣故城,城南有鹽池。本司鹽都尉治,領兵韆餘人守之。故杜預曰:猗氏有鹽池,後罷尉司,分猗氏、安邑,置縣以守之。”又稱:“池西又有一池,謂之女鹽澤,東西二十五裏,南北二十裏,在猗氏故城南”。清光緒《山西通誌》捲二十七《府州廳縣考五》據以考定:
漢解縣之境,據《後(漢書·郡國)誌》稱,有桑泉城,有臼城,有解城,有瑕城,劉(昭)《注》又引杜預說,有郇城。觀《注》所明方位、裏數,證以(酈)道元諸傢之說,皆在涑水之北,為今猗氏、臨晉二縣地。而猗氏漢縣則在涑南。據道元稱“南對女鹽澤”,則正今日解州之地。
北魏太和十一年,解縣改為北解縣,又彆置南解縣於今山西省永濟市虞鄉鎮西。北周武成二年(公元560年),廢南解縣。至北周末年,又彆置解縣於今運城市解州鎮。《太平寰宇記》:虞鄉縣,“周明帝廢南解縣,別置綏化郡,今縣西北三十裏綏化故城是也。至保定元年(公元561年),改綏化為虞鄉,直屬河東。周末,置解縣於虞鄉城東,於解縣西五十裏彆置虞鄉,即此邑也。”清光緒《山西通誌》捲二十七《府州廳縣考五》:解州,“(北周)武帝保定元年,(綏化)郡廢,改綏化縣曰虞鄉。又彆置解縣於廢南解縣城東二十裏、女鹽池西北。(原注:即今州治,漢猗氏縣地)”北周末年,即公元580年左右,這是今山西省運城市解州鎮有史以來成為解縣縣治的最早時間。
其後,解縣及解州的沿革變遷如下:
隋大業二年(公元606年),解縣省入虞鄉縣。九年,移虞鄉縣治於廢解縣縣治。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虞鄉為解縣,又於今山西省永濟市虞鄉鎮彆置虞鄉縣。《元和郡縣誌》:解縣,“隋大業二年,省解縣。九年,自綏化故城移虞鄉縣於廢解縣理,即今縣理是也。武德元年,改虞鄉縣為解縣”。
唐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解縣省人虞鄉縣。二十二年復置,又省虞鄉人解縣。《舊唐書·地理誌》:河中府,“貞觀十七年,省解縣入虞鄉。二十二年,析置解縣”。此後於武周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復析解縣置虞鄉。
至五代漢乾祐元年(公元948年),置解州,下轄聞喜、安邑、解三縣,而治於解。《新五代史·職方考》:“解州,漢乾祐元年九月置,割河中之聞喜、安邑、解三縣為屬而治解。”《太平寰宇記》:解州,“本蒲州解縣。漢乾祐元年,蒲帥李守貞反。榷鹽製置使鄭元昭奏請於解縣置解州,以捍凶渠。於是授鄭兀昭為刺史,仍割蒲之安邑、絳之聞喜與解縣三邑以屬焉”。此後,除金代一度移州治於今平陸縣西南外,一直相沿不改。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省解縣人州。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又省解州,置解縣。
考證至此,東漢解縣縣治位於現在的什麼地方,以及今山西省運城市解州鎮的沿革、歸屬等問題,應該說已經是比較清楚的瞭。今山西省運城市解州鎮既然已經不在東漢解縣縣境之內,更不用說在其東約9公裏之外的常平村瞭。但今常平村不僅建有關帝傢廟,還保存有八角七層磚塔一座,相傳是關羽父母的“塔墓”;同時在關帝傢廟正南約3公裏的中條山山麓,還有一處關羽祖塋。這又是怎麼一迴事呢?
為瞭進一步澄清曆史事實,不妨再略作辨析。
常平村關帝傢廟中的建築,大多為清代遺構,有一座磚塔年代還久遠一些。據說當年關羽仗義殺死作惡多端的惡霸呂熊(或稱熊虎)後,齣逃在外,官府四處緝捕關氏族人。關羽的父母因年邁行走不便,雙雙投並自盡。後人為瞭紀念關羽的父母親,便在井上修建瞭這座塔,所以這座磚塔又被稱為“塔墓”。
這一說法頗令人疑惑不解。人所共知,塔原是佛教特有的一種建築。梵語音譯擘卒堵坡”,又稱浮屠、浮圖。這種建築形式在隨著佛教傳人我國後得到瞭巨大的發展,晉、宋翻譯佛經時便造瞭個“塔”字,又寫作“墖”。塔的建造目的和用途,最初是為供奉佛骨捨利之用,後來也用於供奉佛像、收藏佛經或保存僧人的遺體。在中國古代,尚未發現有專為紀念世俗人士而修建的塔。今人羅哲文《中國古塔》 (中國青年齣版社,1985年版)一書中介紹瞭數百座古塔,便沒有一個這樣的例子。
常平村關帝傢廟的磚塔上,還嵌有一方塔銘。茲逢錄於下,也許有助於解除我們的睏惑:
義勇武安王,世祖解人。興於漢靈帝中平元年甲子,輔蜀先主佐漢立功。伏以大王,勇略天資,英謀神授。盡忠義於先主,不避艱難;棄富貴於曹公,豈圖爵祿!當時誌氣,曾分主上之憂;今日威靈,猶賜生民之福。今者本莊社人王興,將一韆五十四年前祖塔重加完葺。伏願神靈降佑一境之中,萬事清吉,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命開為記,略記大王威德之萬一,深負惶恐。
……
前言/序言
關公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