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欧洲经济史(第8卷)(工业经济: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发展)

剑桥欧洲经济史(第8卷)(工业经济: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发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波斯坦,[英] 马赛厄斯 等 编,王春法 等 译
图书标签:
  • 经济史
  • 欧洲经济史
  • 工业经济
  • 经济政策
  • 社会政策
  • 剑桥欧洲经济史
  • 历史
  • 经济学
  • 英国
  • 欧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05828933
版次:1
商品编码:1050804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4-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163
字数:1250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剑桥欧洲经济史(第8卷)工业经济: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发展》的第三部分由第六卷、第七卷和第八卷组成,主要研究和分析工业革命以来包括美国与日本在内的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第八卷主要分析工业革命以来欧洲国家的社会经济政策及其演变。因此,大体上说,这一部分的三卷主要分析工业化的基础条件、增长因素以及政府政策变化。
《剑桥欧洲经济史(第8卷)工业经济: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发展》由英国著名学者克拉彭爵士于二十世纪30年代策划,1941年一卷出版,1989年全部八卷出版完成,历时60年之久。《剑桥欧洲经济史(第8卷)工业经济: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发展》的作者主要由欧洲各国在各个领域中久负盛名的经济史学家担任。其主编虽然因分卷不同而有所变化,但总编主要有剑桥大学的荣誉经济史教授M·M·Postan教授和D·C·oleman教授,牛津大学经济史教授P·ter·Mathias教授、H·J·Habakkuk 教授(牛津大学Jesus学院院长)等四人担任。

目录

表目
图目
第一章 欧洲贸易政策:1815-1914
1.1 引言
1.2 联合王国走向贸易自由主义:1815-1846
1.3 英国自由主义的影响:946-1860
1.4 欧洲自由贸易时期:1860-1879
1.5 欧洲大陆保护主义的恢复:1879-1892
1.6 欧洲大陆保护主义的加强与大不列颠自由主义的继续:1892-1914
1.7 保护主义与促进外贸制度的发展
1.8 殖民贸易政策
1.9 劳工运动与贸易政策
1.10 世界其他地区的贸易政策

第二章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商业政策
2.1 战争和战后重建
2.2 世界贸易的正常化
2.3 世界贸易体系的瓦解
2.4 世界经济的分裂
2.5 世界贸易体系

第三章 国际金融政策和金本位:1870-1914
3.1 引言
3.2 金本位制的基本要素
3.3 制度安排
3.4 调节机制
3.5 货币当局的行为
3.6 稳定因素和英国经验
3.7 其他国家的经历——法国、德国、加拿大和阿根廷
3.8 结论

第四章 金本位和各国金融政策:1919-1939
4.1 战争
4.2 重建
4.3 重建体系的运行
4.4 经济衰退
4.5 分裂

第五章 税收和财政:英国、法国和德国
5.1 英国的税收体制和国家预算
5.2 法国的税收体制与国家预算
5.3 普鲁士的税收体制和政府预算
5.4 德意志帝国的财政经济及帝国与邦国的关系

第六章 1830-1939年间关于劳工和劳工组织的政府政策:英美的劳工运动
第七章 劳工与欧洲大陆国家:1800-1939
第八章 英国的公共政策:1776-1939
第九章 美国经济政策:1865-1939
第十章 法国的经济和社会政策
第十一章 德国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1815-1939
第十二章 奥匈帝国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1867-1913
第十三章 中东欧及东南欧:1919-1939
第十四章 苏联的经济和社会政策:1917-1941
第十五章 1850-1939年间瑞典的社会经济政策
第十六章 日本社会和经济政策诸方面:1868-1945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付梓即为千古事——编辑告白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剑桥欧洲经济史》其他卷目的图书简介,旨在详细介绍其中未涵盖《第8卷:工业经济: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发展》内容的篇章。 --- 《剑桥欧洲经济史》系列:一部跨越千年的欧洲经济史诗 《剑桥欧洲经济史》系列,作为欧洲经济史研究的里程碑式著作,汇集了全球顶尖历史学者的智慧与研究成果。它以宏大的时间跨度、严谨的史料运用和深刻的理论分析,系统地勾勒了自史前时代至20世纪末的欧洲经济发展脉络。该系列并非一部单一的通史,而是由多个独立成册的卷目构成,每一卷都聚焦于特定的历史时期或经济主题,共同构筑了一幅复杂而详尽的欧洲经济图景。 本系列旨在超越纯粹的经济数据罗列,深入探讨经济活动背后的社会结构、技术变革、制度演变以及文化思想的影响。它关注的不仅是增长与衰退的数字,更是社会群体、国家政策以及国际关系如何塑造了欧洲的经济命运。 系列核心卷目概述(不含《第8卷》内容) 为了全面理解整个系列,我们需要聚焦于那些独立阐述特定历史阶段或主题的卷目。以下是对该系列中,独立于“工业经济: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发展”这一主题之外的几卷重要内容的概括: 卷一:早期现代世界(约1200-1500年) 本卷主要探讨了中世纪晚期至文艺复兴前夜的经济转型。它细致考察了欧洲经济从封建庄园制度向更具商业化特征的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过渡。 关键议题: 农业革命与人口结构: 探讨了黑死病对欧洲劳动力市场和土地利用模式的深远影响,以及随之而来的农业技术的缓慢进步与人口再生产的复杂关系。 商业网络与金融创新: 重点分析了地中海商业的衰落与北方贸易的兴起,汉萨同盟等区域性贸易组织的形成,以及早期银行业和复式记账法的出现,这些都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雏形。 城市化与行会制度: 考察了欧洲城市作为经济增长引擎的作用,以及行会(Guilds)在规范生产、质量控制和限制竞争方面的角色,它们如何平衡了手工业者的利益与市场的扩张需求。 国家权力的早期集聚: 涉及了早期民族君主国(如英格兰、法兰西)如何开始干预经济事务,例如通过铸币权、关税和特许权来积累财富和巩固中央集权。 本卷的叙事核心在于揭示,尽管面临灾难和冲突,欧洲经济基础在这一时期已经开始积蓄变革的能量。 卷二:早期现代欧洲(约1500-1789年) 这一时期被称为“大分流”的前夜,欧洲与其他文明的经济差距开始逐渐拉大。本卷深入分析了重商主义盛行、全球探险驱动的商业革命以及国家财政体系的重塑。 关键议题: 价格革命与财富的重新分配: 考察了美洲贵金属流入对欧洲物价的持续冲击,以及不同社会阶层如何应对通货膨胀,财富从固定收入阶层向商业阶层转移的趋势。 重商主义与国家干预: 详细阐述了各国(特别是荷兰、法国和英国)如何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包括贸易保护、殖民地扩张以及对制造业的扶持,以期积累金银储备。 资本积累与早期工业的萌芽: 分析了“分散生产制”(Putting-Out System)在纺织业中的扩散,以及早期工厂制的出现,这些都是向工业革命过渡的重要物质基础。 财政革命: 论述了为支持战争和官僚体系扩张,国家如何改革税收制度、发行公债、建立中央银行,标志着现代公共金融的形成。 本卷展示了欧洲经济如何通过全球化扩张和国家力量的强化,为即将到来的工业革命铺设了道路。 卷三:工业革命与转型(约1780-1848年) 本卷将焦点集中在英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崛起,以及工业化在欧洲大陆的缓慢扩散。这是欧洲经济史上最剧烈的技术与生产方式的变革期。 关键议题: 技术创新与部门间的联系: 详尽考察了蒸汽机、珍妮纺纱机等核心发明,以及它们在纺织业、煤炭和钢铁行业中的应用,并强调了这些技术进步如何相互促进。 市场一体化与基础设施: 探讨了运河、公路和早期铁路网络的建设如何降低了运输成本,极大地扩大了国内市场,促进了专业化生产。 劳动力的重塑与社会成本: 深入分析了工厂制度对传统手工业者的冲击,城市工人的生活条件,童工问题,以及早期工人阶级的形成。 大陆的追赶策略: 对比了英国的自发性工业化与比利时、法国等地政府主导或模仿的工业化进程,解释了地区间发展速度差异的根源。 这一卷深刻描绘了技术力量如何颠覆既有社会经济秩序,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生产力,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阵痛。 卷四:自由主义、经济发展与失衡(约1848-1870年) 这一时期是自由贸易思想的黄金时代,也是欧洲内部经济差距和国际间不平衡发展加剧的阶段。 关键议题: 自由贸易的胜利与挑战: 分析了《米尔顿条约》等标志性协定如何推动了欧洲内部关税壁垒的瓦解,以及自由贸易理念在经济学界的主导地位。 第二次技术浪潮的酝酿: 考察了铁路建设的成熟、航运技术的进步,以及化学、电力等新兴工业部门的早期发展。 黄金标准的确立: 详细论述了英国率先采用金本位制,以及随后欧洲各国如何逐步加入这一国际货币体系,它在促进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中的作用。 经济周期的显现: 探讨了1848年革命后的经济复苏与随后的周期性繁荣和萧条,反映出资本主义市场自我调节机制的脆弱性。 卷五:欧洲的黄金时代(1870-1914年) 本卷聚焦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全面爆发,以及全球经济体系的深度整合,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繁荣顶点。 关键议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 集中分析了电力、内燃机、化学工业(如染料和化肥)的应用,这些技术如何催生了新的产业巨头和跨国公司。 规模经济与企业组织: 阐述了卡特尔、托拉斯和大型股份公司的兴起,企业管理和生产流程的标准化(如泰勒制的前身),标志着现代大型企业的诞生。 全球化的高峰: 考察了资本的跨国流动、大规模移民以及全球市场的形成,欧洲作为世界工业和金融中心的主导地位。 保护主义的回潮: 对比了早期自由贸易的趋势与19世纪末各国为应对激烈竞争而采取的新保护主义措施,这预示了国际合作的紧张局势。 卷六至卷九:20世纪的冲突与重塑 后续的卷目则将视角投向了20世纪的动荡。它们详细分析了两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经济结构的破坏性影响、大萧条的冲击、国家干预主义的兴起(如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战后重建、福利国家的形成、以及最终冷战格局下的东西方经济体系的比较。 例如,后续卷目会深入探讨: 大萧条(1929-1939): 分析了金融崩溃、失业率飙升,以及各国为应对危机而采取的凯恩斯主义和非市场干预政策的尝试。 战后重建与福利国家: 阐述了马歇尔计划的作用,欧洲各国(特别是北欧和西欧)如何建立起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再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平衡。 欧洲一体化进程: 考察了煤钢共同体到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演变,其在消除贸易壁垒、促进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历史意义。 总结 《剑桥欧洲经济史》系列通过这种分卷叙事的方式,为读者提供了从技术变革的微观细节到宏观制度变迁的全面视角。上述卷目共同构建了一个关于欧洲经济体如何诞生、扩张、遭遇危机,并最终重塑自身的完整叙事,其深度和广度无可匹敌。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经济发展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紧密相连。在阅读过程中,我看到了经济政策是如何塑造社会结构,又如何受到社会力量的影响。作者对社会政策的深入探讨,让我认识到,一个国家经济的繁荣,离不开公平的社会分配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书中对不同国家在处理贫富差距、教育普及、公共卫生等问题上的不同路径和成效的分析,引人深思。它提醒我们,经济发展不仅仅是追求GDP的增长,更是为了提升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福祉。这本书的学术严谨性毋庸置疑,但其对社会责任和人类福祉的关注,也让它充满了人文关怀。

评分

对于每一个对欧洲历史和经济发展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剑桥欧洲经济史》都是一部不容错过的巨著。它以史诗般的笔触,描绘了欧洲经济从工业化初期到现代化的壮丽画卷。书中对关键历史事件的分析鞭辟入里,对重要经济理论的阐释深入浅出,让我受益匪浅。尤其令我赞叹的是,作者能够将如此庞杂的历史信息梳理得井井有条,逻辑清晰,使得读者能够循序渐进地理解复杂的经济概念和发展脉络。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一种思想的启迪,它引导我从更广阔的视野去理解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不同政策选择对历史进程产生的深远影响。阅读这本书,仿佛进行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思想洗礼。

评分

我一直对工业革命时期欧洲社会的转型充满好奇,而这本书的出现,正好满足了我对这一时期的探究欲望。它并没有简单罗列事实,而是深入剖析了在工业化浪潮下,各国政府为了应对经济挑战和促进发展而采取的各种政策措施。从自由放任到国家干预,从贸易保护到自由贸易,这些政策的演变轨迹清晰可见,其背后的动因和影响也被作者娓娓道来。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社会政策的对比分析,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社会福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作者对劳工权利、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的阐述,让我看到了经济发展并非只有冷冰冰的数据,更承载着无数普通人的生活福祉。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相对平实,但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深厚的学养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即便是一些枯燥的经济理论,在作者的笔下也变得生动而易于理解。

评分

这本书的体积不小,初见之下可能会让人望而却步,但一旦开始阅读,便会沉浸其中,难以自拔。它所涵盖的时间跨度之大,内容之丰富,几乎触及了欧洲经济史上最关键的几个发展阶段。我尤其喜欢其中对技术创新如何驱动经济增长的论述,以及不同时期技术变革对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带来的深刻影响。作者不仅仅关注宏观层面的经济数据,还深入到微观层面,探讨了不同行业的兴衰、企业家的角色以及普通民众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书中对经济周期、金融危机等概念的解释也十分到位,帮助我理解了经济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着起伏和挑战。虽然其中涉及的经济理论和术语可能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但整体而言,这本书为非专业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欧洲经济史的绝佳窗口。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吸引人,深邃的蓝色调,配以烫金的“剑桥欧洲经济史”字样,给人一种厚重而权威的感觉。当我翻开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严谨的学术编排和精致的排版。虽然我个人并非专业经济学家,但其清晰的章节划分和逻辑性强的论述,让我这个初涉领域的读者也能大致理解其脉络。书中引用的史料和数据详实,参考文献更是汗牛充栋,这无疑为这本书的可信度和深度提供了坚实的后盾。阅读过程中,我常常被作者对史实细致入微的考证和分析所折服,仿佛置身于那个波澜壮阔的欧洲工业化时代,亲历经济政策的每一次变迁,感受社会变革的脉动。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思想对话,引导读者深入思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复杂关系。它所展现的宏大视角和精辟见解,让我对欧洲经济史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评分

剑桥欧洲经济史所探讨和涉猎的范围绝不仅仅局限于欧洲,而是涵盖了世界各个地区的现代经济发展进程,包括美国、拉美、澳大利亚、东亚各国以及俄罗斯等国的现代经济发展进程,因而是一部事实上的世界经济的历史。本卷主要分析现代工业经济增长的内部因素,如资本、劳动力以及企业家资源的供应等,并且主要是按国家展开分析的,包括英国、法国、德国、斯堪的纳维国家、美国、日本和俄罗斯等。

评分

《剑桥欧洲经济史(第8卷)工业经济: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发展》由英国著名学者克拉彭爵士于二十世纪30年代策划,1941年第一卷出版,1989年全部八卷出版完成,历时60年之久。《剑桥欧洲经济史(第8卷)工业经济: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发展》的作者主要由欧洲各国在各个领域中久负盛名的经济史学家担任。其主编虽然因分卷不同而有所变化,但总编主要有剑桥大学的荣誉经济史教授M·M·Postan教授和D·C·oleman教授,牛津大学经济史教授P·ter·Mathias教授、H·J·Habakkuk 教授(牛津大学Jesus学院院长)等四人担任。

评分

够沉够贵!!!

评分

《剑桥欧洲经济史(第8卷)工业经济: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发展》的第三部分由第六卷、第七卷和第八卷组成,主要研究和分析工业革命以来包括美国与日本在内的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第八卷主要分析工业革命以来欧洲国家的社会经济政策及其演变。因此,大体上说,这一部分的三卷主要分析工业化的基础条件、增长因素以及政府政策变化。

评分

《剑桥欧洲经济史(第8卷)工业经济: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发展》由英国著名学者克拉彭爵士于二十世纪30年代策划,1941年第一卷出版,1989年全部八卷出版完成,历时60年之久。《剑桥欧洲经济史(第8卷)工业经济: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发展》的作者主要由欧洲各国在各个领域中久负盛名的经济史学家担任。其主编虽然因分卷不同而有所变化,但总编主要有剑桥大学的荣誉经济史教授M·M·Postan教授和D·C·oleman教授,牛津大学经济史教授P·ter·Mathias教授、H·J·Habakkuk 教授(牛津大学Jesus学院院长)等四人担任。

评分

剑桥欧洲经济史,这是他的第八句,讲述的是欧洲的工业时代的发展状况,这本书一共有900多页是非常值得买来看一看号码来作为收藏品的

评分

评分

《剑桥欧洲经济史(第8卷)工业经济: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发展》的第三部分由第六卷、第七卷和第八卷组成,主要研究和分析工业革命以来包括美国与日本在内的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第八卷主要分析工业革命以来欧洲国家的社会经济政策及其演变。因此,大体上说,这一部分的三卷主要分析工业化的基础条件、增长因素以及政府政策变化。

评分

剑桥欧洲经济史所探讨和涉猎的范围绝不仅仅局限于欧洲,而是涵盖了世界各个地区的现代经济发展进程,包括美国、拉美、澳大利亚、东亚各国以及俄罗斯等国的现代经济发展进程,因而是一部事实上的世界经济的历史。本卷主要分析现代工业经济增长的内部因素,如资本、劳动力以及企业家资源的供应等,并且主要是按国家展开分析的,包括英国、法国、德国、斯堪的纳维国家、美国、日本和俄罗斯等。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