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安全作业 第1章 舰载机系留作业 1.1 系留要求 1.2 恶劣天气条件 1.3 恶劣天气条件下的系留程序 1.4 温和天气条件下的系留程序 1.5 正常天气条件下的系留程序 1.6 全功率试车系留程序 1.7 顶起系留程序 1.8 加油状态系留程序 1.9 保存报废飞机的系留程序 1.10 飞机完整性观察 1.11 固定翼飞机系留索移除程序 1.12 旋转翼飞机牵引前系留索的移除 1.13 旋转翼飞机起飞前系留索的移除 第2章 舰载机移动作业 2.1 飞机移动标准程序 2.2 向前牵引飞机 2.3 向后牵引飞机 2.4 人力移动飞机 2.5 粗糙或光滑地面上牵引 第3章 舰载机加油作业 3.1 概述 3.2 舰上飞机加油程序 第4章 舰上燃油安全问题 4.1 概述 4.2 舰上特殊安全防范措施 4.3 消除火源 4.4 减少或控制燃油蒸气的产生 4.5 各种安全程序 4.6 灭火 4.7 将燃油对健康的危害降至*低 4.8 密闭空间 第5章 舰上空管作业 5.1 概述 5.2 定义 5.3 航母空中交通管制中心作业岗位 5.4 航母空中交通管制中心管制标准 5.5 航母空中交通管制中心离场程序 5.6 航母空中交通管制中心抵达程序 5.7 加油机作业 5.8 两栖舰船空中交通管制范围 5.9 两栖舰舰载机管制标准 5.10 两栖舰舰载机离场程序 5.11 两栖舰舰载机抵达程序 中编 失事救援 第6章 救援机构 6.1 失事与救援小队 6.2 人员配备 第7章 救援装备 7.1 失事与救援装备 7.2 起重/提升设备 7.3 牵引/移动装备 7.4 固定装备 7.5 失事与救援工具 7.6 救援工具箱 7.7 飞机吊索 第8章 救援训练 8.1 训练要求 8.2 正规教育 8.3 培训项目 8.4 训练 第9章 飞机失事紧急救援通用程序 9.1 概述 9.2 接近失事飞机 9.3 飞机的危险区域 9.4 出入通道 9.5 关闭发动机 9.6 弹射座椅安全信息 9.7 预防窒息 9.8 搬移人员 9.9 安全常识 第10章 航母飞机失事救援程序 10.1 救援程序 10.2 指导与管理 10.3 提升吊索 10.4 甲板失事提升/吊装程序 10.5 舷边通道失事飞机的提升/吊装程序 10.6 飞机投放程序 10.7 固定翼飞机救援程序(详见附录2) 10.8 飞机失事与救援标准 第11章 两栖舰飞机失事救援程序 11.1 两栖舰事故救援的特殊性 11.2 救援程序 11.3 甲板救援提升/吊运程序 11.4 舷边通道失事飞机的提升/吊运程序 11.5 直升机投放程序 11.6 直升机救援程序(详见附录2) 下编 消防救援 第12章 飞机的易燃性与危险性 12.1 燃烧的化学性质 12.2 火灾的等级 12.3 油箱 12.4 氧气系统 12.5 一般性危险与防范 12.6 核武器 12.7 合成物质 12.8 特殊危险物质 12.9 危险/防护 第13章 灭火剂与灭火设备 13.1 水膜泡沫 13.2 水 13.3 机场火灾防护要求 13.4 灭火设备的种类、灭火剂以及使用方法 13.5 防护服装 第14章 消防救援装备与设备 14.1 消防救援装备 14.2 消防救援设备 第15章 消防与救援通用程序 15.1 策略 15.2 附件部分、压缩机舱、引擎舱火灾——固定翼与旋转翼飞机 15.3 引擎内部火灾 15.4 电气与电子设备火灾 15.5 尾喷管火灾 15.6 制动过热 15.7 含有碳/石墨或硼/钨纤维合成物的飞机发生意外事故 15.8 大型飞机的内部消防 第16章 航母消防与救援 16.1 组织与操作 16.2 人员配置 16.3 装备 16.4 移动式消防设备 16.5 训练要求 16.6 飞行阵位准备 16.7 消防程序 16.8 投弃 16.9 飞机消防策略与程序 第17章 两栖攻击舰消防与救援程序 17.1 组织与操作 17.2 人员配置 17.3 装备 17.4 移动式消防设备 17.5 训练要求 17.6 飞行阵位准备 17.7 消防程序 17.8 投弃 17.9 飞机消防策略与程序 第18章 两栖勤务舰船失事救援 18.1 组织与操作 18.2 人员配置 18.3 装备 18.4 训练要求 18.5 飞行阵位准备 18.6 消防程序 18.7 投弃 18.8 飞机消防策略与程序 附录1 美国海军现役主要舰载机概况 附录2 美国海军舰载机救援程序 后记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充满了力量感,深蓝色的封面上,一架架雄鹰般的舰载机仿佛蓄势待发,背后是辽阔的太平洋,隐约可见航母的身影。光是看着,就让人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我拿到这本书时,是抱着一种“了解一下”的心态,毕竟我是一名普通的军事爱好者,对舰载机的具体操作细节并没有那么深入的了解。然而,当我翻开第一页,就被它严谨的逻辑和详实的内容所吸引。书中并非简单地罗列条目,而是娓娓道来,从舰载机起降的基本原理,到不同型号飞机的操作特性,再到恶劣天气下的应对策略,几乎涵盖了所有可能遇到的场景。它用非常清晰的图文结合的方式,解释了每一个操作步骤,比如弹射器和阻拦索的工作机制,我之前只是听说过,但从未真正理解过其中的精密。书中对安全措施的阐述更是细致入微,从起飞前的检查清单,到飞行过程中的通信协议,再到着舰时的精确姿态控制,每一个环节都强调了“安全第一”。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夜间起降的部分,书中详细描述了如何利用航母的灯光信号、地平线指示以及飞行员的听觉和触觉来完成这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读完这部分,我才真正体会到,每一架舰载机的安全起降,背后凝聚了多少心血和智慧。它让我明白,所谓的“自由飞行”,是建立在对细节极致追求和对潜在风险充分预估的基础上的。这本书让我对美国海军的专业精神和严谨作风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作为一名曾经在航空领域有过短暂接触的人,我对舰载机作业的安全规程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关注。这本书的面市,无疑是填补了我心中一直存在的一个知识空白。它不仅仅是一本操作手册,更像是一部详尽的“安全百科全书”。我发现书中对于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的阐述尤为精彩。它系统地分析了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场景,从机械故障到人为失误,从天气因素到外部干扰,并且针对每一种情况都提出了详细的应对措施。我特别注意到关于“火情控制”和“空中紧急情况处理”的部分,书中不仅列出了具体的操作流程,还提供了案例分析,通过真实事件来强调不同决策可能带来的后果。这种“以史为鉴”的编写方式,让枯燥的安全条例变得生动起来,也更具说服力。书中还对机组人员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强调了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清晰沟通的重要性。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读到过舰载机飞行员的巨大压力,这本书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这一点,并提供了解决之道。它让我深刻理解到,在高压环境下,科学的训练和完善的预案是保障生命安全的基石。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提供技术层面的指导,更在于培养一种安全意识,一种对生命负责的态度。
评分我一直对海军作战的“硬核”技术充满好奇,舰载机无疑是海军力量的重要载体。拿到《美国海军舰载机安全作业与事故救援手册》,我原本以为会是一本充满专业术语、普通读者难以理解的“天书”。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本书在保持专业性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可读性。它通过大量的插图、图表以及流程图,将复杂的操作过程和应急措施可视化,大大降低了理解门槛。我举个例子,书中在讲解“拦阻着舰”这一关键环节时,不仅仅是文字描述,还配有详细的剖面图,清晰地展示了阻拦索、尾钩以及甲板指示灯之间的配合关系,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大致明白其中的奥妙。另外,书中对于“反恐与防爆”的章节,虽然不是我最初关注的重点,但在阅读过程中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详细介绍了在舰载机区域可能面临的威胁,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这让我看到了军事安全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是涉及方方面面的综合考量。它让我认识到,维护海军力量的强大,需要从最基础的安全作业开始,步步为营,才能做到万无一失。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是知识上的满足,更是对军事专业性的敬畏。
评分我是一名海军院校的教官,一直致力于为未来的海军力量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在教学过程中,我深知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美国海军舰载机安全作业与事故救援手册》的系统性和全面性,让我看到了美国海军在舰载机安全管理方面的深厚积累。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各种标准操作规程,还深入探讨了事故发生的深层原因,以及有效的救援手段。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人为因素分析”的部分,它不仅仅是简单地指出现场人员的失误,而是深入探究了导致失误的根本原因,例如疲劳、压力、沟通不畅等,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改进措施。这对于我们培养飞行员和地勤人员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此外,书中关于“空中加油”和“特殊气象条件下的飞行”的章节,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这些内容不仅具有很强的技术性,更蕴含着丰富的实战经验。我相信,这本书将成为我们海军院校教学的必备参考资料,帮助我们培养出更多能够应对复杂挑战的优秀海军人才。
评分我是一位舰载机爱好者,从小就对那些在航母上起降的钢铁巨鹰充满了敬畏。一直以来,我都渴望能更深入地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尤其是那些确保它们安全飞行的“幕后英雄”——安全作业规程。这本书,真的让我大开眼界。它并没有停留在“飞机是什么样”的层面,而是深入到了“飞机如何安全地起飞、飞行、降落”这个核心问题。我最感兴趣的是关于“甲板作业的协同与指挥”部分。书中通过详细的流程图和案例,展示了航母甲板上各个岗位人员是如何在极短的时间内,高效协作,完成起降任务的。从舰载机的引导、滑行,到弹射器的准备、发射,再到阻拦索的设置、阻拦,每一步都需要精确无误的指令和执行。它让我看到了一个高度组织化、专业化的体系,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书中对“夜间与低能见度作业”的详细描述,更是让我惊叹不已。在几乎没有视觉参考的情况下,飞行员如何依靠仪表、灯光和经验完成起降,这其中的难度和对飞行员的信任,让我肃然起敬。这本书,让我对舰载机及其背后复杂的运行体系有了更全面的认知,也更加理解了“安全”二字的真正分量。
评分我是一名航空领域的科普作者,一直致力于将复杂的航空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广大读者。在撰写关于海军航空的文章时,我常常会遇到一些关于舰载机安全作业的难题。这本书的出现,恰好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美国海军舰载机安全作业与事故救援手册》的编写风格非常适合我这种需要从中获取信息并进行二次创作的作者。它将大量的专业术语和技术细节,通过清晰的逻辑和条理,展现在读者面前。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发动机故障的处理”和“燃油系统安全”的章节。书中不仅仅列出了故障现象,还详细分析了可能导致故障的原因,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应该采取的应急措施。例如,在发动机部分失效的情况下,飞行员应该如何操纵飞机,如何判断是否能够安全返航,这些都提供了非常详尽的指导。此外,书中关于“航母与舰载机的通信协议”的描述,也让我对海军内部高效的沟通机制有了更深的理解。它展示了如何在嘈杂的环境中,通过精确的信号和指令,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为我提供了坚实的知识基础,让我能够更准确、更深入地向读者介绍海军舰载机的安全作业。
评分我是一名对军事装备充满好奇的普通市民,一直以来,我对那些能够翱翔于蓝天,同时又能在海上航行的舰载机充满了向往。读完这本书,我才真正意识到,在每一次精彩的飞行背后,都蕴藏着无数的细节和严格的规章。《美国海军舰载机安全作业与事故救援手册》的严谨性,让我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和人类的智慧。《美国海军舰载机安全作业与事故救援手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弹射起飞”和“阻拦降落”的章节。这些在我看来神乎其神的动作,在这本书里被分解成了一个个具体的步骤和操作要领。书中详细描述了弹射器是如何瞬间将飞机加速到起飞速度的,以及阻拦索是如何在几秒钟内将高速飞行的飞机安全地停下来的。这些过程的精确性和高效性,让我惊叹不已。书中还提到了在极端天气下,如何调整起降策略,以确保飞行员的安全。例如,在台风来临之际,如何利用航母的航向和速度来规避风浪,以及在能见度极低的情况下,如何依靠仪器和导航设备完成着舰。这些都让我看到了军事装备的先进性,以及操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这本书,让我对海军力量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更加理解了“精密”和“可靠”这两个词的含义。
评分作为一名对军事史有着浓厚兴趣的研究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深入了解现代海军作战细节的资料。《美国海军舰载机安全作业与事故救援手册》为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窗口,让我能够窥探到现代舰载机作战的方方面面。《美国海军舰载机安全作业与事故救援手册》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部关于“如何将复杂工程化繁为简,如何将高风险作业常态化”的典范。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事故调查与经验总结”的部分。它详尽地描述了每一次事故发生后,是如何进行调查的,包括收集证据、分析原因、评估责任,以及最终如何根据调查结果来改进现有的操作规程和技术。这种“从失败中学习”的精神,是推动军事技术不断进步的重要动力。书中还提到了在舰载机发生故障时,如何进行及时的“空中救援”和“海上搜救”,这些详细的流程和协同作战的模式,让我看到了海军作为一个整体的强大能力。它让我明白,每一次成功的军事行动,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无数个环节协同运作的结果。这本书,为我研究现代海军作战体系提供了一个非常宝贵的参照。
评分我是一名热爱航空工程的大学生,一直以来,我对舰载机的设计原理和操作流程都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我常常会遇到一些关于实际操作的疑问,而这本书,恰恰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全面和详细的解答。《美国海军舰载机安全作业与事故救援手册》的专业性和严谨性,让我看到了航空工程的魅力所在。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导航与通信系统”的章节。它详细介绍了舰载机在复杂环境下,如何依靠先进的导航系统进行精确的定位,以及如何通过高效的通信系统与地面指挥中心和僚机保持紧密联系。书中还提到了在信号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如何采取备用通信手段,以确保信息畅通。这些都让我看到了现代科技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深度。此外,书中关于“维护与检查流程”的描述,也让我对舰载机的日常保养有了更深的认识。它让我明白,每一次飞行前的细致检查,都是为了保障飞行员和飞机的安全。这本书,为我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让我对航空工程领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敬畏。
评分我是一名曾经在海军服役过的老兵,虽然我不是舰载机飞行员,但我在舰队工作期间,也对舰载机及其作业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本书,勾起了我很多当年的回忆,同时也让我对很多之前不甚了解的细节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美国海军舰载机安全作业与事故救援手册》的写实性和操作性,让我感受到了海军官兵的严谨和担当。我记得当年在航母上,每次看到舰载机起降,都觉得惊心动魄,而这本书,则将这种“惊心动魄”背后的“安全保障”娓娓道来。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人员培训与考核”的部分印象深刻。它详细介绍了海军是如何对舰载机操作人员进行层层选拔和严格训练的,从理论知识的学习,到模拟训练,再到实际操作,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做到最好。这种对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正是海军力量强大的根源所在。书中还提到了在发生事故后,如何进行“现场评估”和“伤员救治”,这些都让我看到了海军在危机应对方面的专业性和高效性。这本书,让我更加理解了当年我们海军官兵所承担的责任和所付出的努力,也让我对海军这个集体充满了敬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