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宪法审查的方法:以法益衡量为核心》涉及法律适用中无法回避的价值判断问题。《宪法审查的方法:以法益衡量为核心》关注的是在依据宪法评判具体事案的过程中所做的(法益)衡量。《宪法审查的方法:以法益衡量为核心》通过梳理衡量理论发展的源流,并在比较分析不同宪法审务模式下的衡量实践的基础上,借助法律诠释学、法律原则理论和法律论证理论等理论成果,从本体与方法两个维度全面解读衡量的思维过程及其规范结构,力求厘清基于不同言说立场和法律观念的衡量学说在相关的称谓、价值立场、研究路径、方法建构等方面的差异缘山,为在中国的法律传统和制度现状下讨论法益衡量提供较为清晰的理论背景,并为运用宪法规范妥当评判“宪法事案”尝试提供方法路径。
目录
第一章 引论
一、宪法上的“法益衡量”方法--一个并非超前的话题
(一)何以是“宪法上的”法益衡量--从“宪法审查”到“宪法适用”
(二)从“疑难案件”到“宪法事案”
二、如何衡量的难题
三、相关概念与研究思路
(一)若干相关概念和用语的说明
1.法律解释与法律适用
2.法律原则与规则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第二章 法益衡量的一般理论
第一节 法益衡量的理论源流与研究进路
一、由“利益法学”说起
(一)一个简短的序说--隐藏在司法三段
论中的衡量
(二)利益法学及其后衡量理论的发展
(三)衡量理论的其他流脉
1.英美一脉的衡量理论
2.日本的“利益衡量论”
二、法益衡量理论的研究进路及比较分析
第二节 法益衡量的多种称谓及必要的澄清
一、何谓“法益衡量”
(一)对法益衡量外延的不同界定
1.作为方法的法益衡量与作为方法论的法益衡量论
2.法益衡量与利益衡量
(二)利益衡量与“价值衡量”之辩
二、衡量视域中的诸因素
(一)利益、法益抑或权利--交错、混沌的概念
(二)法益衡量的思维“流程”--在事实与规范之间
第三节 法益衡量的场域
一、“疑难案件”式的论说方式
二、“法律漏洞”填补说--一种约束法益衡量的规范理论
第三章 宪法审查中的法益衡量--以德国和美国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德国联邦宪法法院的法益衡量实践与理论
一、法益衡量与比例原则
(一)以均衡原则的面貌登场的法益衡量
(二)法益衡量在基本权冲突领域的运用
二、大陆法传统与法律技术背景下的衡量运作
第二节 美国宪法审查中的衡量
一、实用主义取向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
(一)衡量裁判的发展变迁
(二)衡量的理论与实践
1.围绕《宪法》第一修正案展开的衡量之争
2.依抽象利益位序的衡量与抽象利益相当时的衡量
3.正当法律程序的利益衡量模式
4.以“罗伊判决”为例--一个颇具争议的衡量判决
二、衡量与多元审查标准的耦合
(一)多元审查标准及其形成
(二)作为方法的衡量与作为规范的多元审查标准--一种动、静交织的关系图谱
第三节 比较分析--差异与趋同
第四章 对宪法上之法益衡量方法的再检讨
第一节 有关法益衡量适用于宪法领域的各种质疑
一、针对法益衡量过程或方法本身的质疑
二、针对法益衡量之正当性基础的质疑
第二节 对宪法上的法益衡量的进一步澄清
一、相关法律理论对法益衡量的进一步解明
(一)法律诠释学视野中的法益衡量
(二)(法律)原则理论--对法益衡量之规范结构的一种解读
1.国内学者关于原则的热烈讨论
2.原则的适用--原则理论的核心议题
(三)法律论证理论与法益衡量的证立
二、对法益衡量之合理性及合理的衡量的认识与辩护
三、法益衡量在宪法上的定位
(一)方法抑或标准
(二)宪法与普通法律上的法益衡量之比较
1.可比较的多个维度
2.基于规范视角的比较
第三节 走向更为合理的衡量--一种可能的重构
一、法益衡量的不同路径与相同旨趣
二、“围绕规范”展开的法益衡量
(一)法益衡量之基础模型--以规范结构为基点
(二)法益衡量的展开
1.“衡量法则”
2.“分量公式”
3.“论证负担”
(三)对法益衡量之主观性的某种消解
三、对法益衡量更为全面的一种认识
第五章 中国语境下的法益衡量方法
第一节 国内相关的理论进展
一、“平衡论”下的利益衡量--一种泛化了的衡量
二、隐含于“权利冲突”论题中的衡量
(一)“(制度化的)权利配置”Vs.“权利均衡”
(二)权利的“界限”
(三)作为(宪法)权利限制之“延长线”上的法益衡量
三、有关宪法上之法益衡量的探讨
四、回到方法的思考
(一)事实的进路--利益的分类和层次结构
(二)规范的进路--规范的结构与原则的适用
第二节 在我国宪法适用中践行法益衡量方法的初步思考
一、宪法适用及其中之法益衡量的存在空间
二、衡量的实践与方法上的选择
(一)我国法律适用的现状
(二)衡量方法的选择
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序言
宪法审查的方法:以法益衡量为核心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