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如意是從癢癢撓演變過來的嗎?
古代為什麼會有清明節相親的習俗?
金龜婿這個稱謂是怎麼來的?
“關公”什麼時候成瞭財神的呢?
潘金蓮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
宋代烏紗帽兩邊的帽翹是做什麼用的?
你知道清朝皇帝不同的龍袍都有什麼講究嗎?
最好的硯颱是用什麼石頭做的?
為什麼日本的筷子較短,而中國的筷子較長?
曆史無聲,物件明證。
博古論今,妙趣橫生。
收藏馬未都,收藏的不隻是文物,更是一種文化,一種人生智慧。
你不必具備專業的收藏技巧,也不一定要有多年的收藏經驗,甚至不必懂得明代青花和康熙青花的區彆,不必瞭解黃花梨和紫檀傢具的特徵。隻要你願意坐下來,靜靜地讀上五分鍾,就一定會被其中所蘊含的曆史文化情懷所打動。
馬未都先生的文化學堂繼續開講,《醉文明:收藏馬未都2》涉及的收藏文化知識更加廣泛——龍袍、如意、硯颱、傢具、冷兵器、古代玩具、節日文化等等,保證是您在其他收藏圖書中看不到的獨傢內容!其中大部分也是馬先生首次公開講解,獨具特色,妙趣橫生。
透過寶物講文化,文化齣發看寶物,徜徉圖文間,我們能夠更深刻地體味古人的生活韻味,領略中國古代文化的無窮魅力。
馬未都,觀復博物館創辦人、館長。他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收藏中國古代器物,至90年代,他的收藏已具規模,藏品包括陶瓷、古傢具、玉器、漆器、金屬器等等。1992年他的《馬說陶瓷》一書,被許多讀者視為傳統文化的啓濛讀物;接著他還寫瞭《明清筆筒》等文物鑒賞、研究的專著和上百篇文物研究論文小品文章。2008年1月1日,馬未都登上中央電視颱《百傢講壇》,講授中國文物及其背後的曆史、文化知識。
1. 橫空齣世元青花
2. 一片春心在玉壺
3. 九五至尊話龍袍
4. 光彩瑩潤說珠子
5. 事事吉祥話如意
6. 開春喜說喜文化
7. 盛世花開迎新春
8. 舉杯邀月說中鞦
9. 衣錦媚行談情愛
10. 春暖花開話清明
11. 梁山聚義說水滸
12. 盜亦有道話水滸
13. 濡筆存香品硯颱
14. 文房一寶品筆筒
15. 修身養性戲五禽
16. 君子之道煉六藝
17. 枰上論道說古棋
18. 奇思妙想說玩具
19. 一元多變說架子
20. 一飲一啄說餐具
21. 縱橫古今說財富
22. 百世不朽說金器
23. 百煉韆錘齣銅爐
24. 刀劍如夢話利器
25. 守拙求實說鈍器
26. 特殊兵器演傳奇
九五至尊話龍袍
從古至今,龍袍對於普通大眾來說都是特彆神秘的。其實古代中國人締造齣瞭很多瑞獸,比如龍、麒麟、鳳凰等,尤其是麒麟,有太平、安康、祥瑞的意思。可為什麼偏偏選擇龍作為皇帝衣衫上的圖案呢?簡單地說,因為龍的寓意要比麒麟更深刻一些。
麒麟說起來很有意思,有學者認為,我們創造麒麟這個瑞獸早期是受長頸鹿的啓發。從某種意義上講,人創造這樣一個形象,一定是基於某一種形象。而在亞洲這片土地上,人們從來沒見過動物能長那麼長的脖子,有好幾米長,確實不能想象。在遠古時代,有人把這個形象帶過來的時候,中國人就不能接受,所以就對麒麟的形象加以改變,把它的脖子縮短瞭,紋飾也變得更花一些。
我們認為麒麟隻是一個祥瑞之獸,而龍作為神獸,能夠上天入地,包括入海、入水,無所不能。這是龍作為皇帝象徵的一個最基本的特徵。我們說皇帝是“真龍天子”;皇帝開心叫“龍顔大悅”,不開心瞭就是“龍顔不悅”;皇帝的床叫“龍床”,坐的椅子是“龍椅”——什麼都跟龍有關。以前還有一齣京劇叫《打龍袍》,主要是說皇帝犯瞭錯誤,犯錯誤依然會受到懲罰,但是不能直接體罰皇帝,所以就打龍袍作為一種象徵性的懲罰。但願打在龍袍上,能夠疼在皇帝的心裏,起到警示作用。
這是一件清中期皇帝的夏季吉服龍袍。在我們的印象中,明黃色纔是皇帝使用的顔色,纔是龍袍的顔色,而這件龍袍卻是藍色的。可能有人會覺得是不是搞錯瞭,其實沒有錯。實際上,龍袍的顔色有四種——黃、白、紅、藍,即明黃(這是我們大傢都比較熟悉的)、月白色、大紅和石青色。過去說的“八旗”也是這四個顔色——正黃、正白、正紅、正藍以及鑲黃、鑲白、鑲紅、鑲藍。
到瞭雍正時期,龍袍就定為這四種顔色:石青、明黃、大紅、月白,而且石青色是打頭的。到瞭乾隆時期,把顔色比較重的石青色改成瞭藍色,所以藍色的龍袍越往後顔色就變得越淡。
皇帝一年四季的衣服是在變化當中的。皇帝因為有禮製管束著,所以龍袍的形製都是一樣的,但使用的材料不同。這是一件夏服,是透光的,把手擱進去,隔著衣服能隱隱約約看見。這是一種很薄的紗,上麵綉著龍。
皇帝的龍袍有很多種。首先是禮服,也叫“袞服”,是在諸如登基、大壽、鼕至等這些最重大的場閤穿的;次一等就是“吉服”,是在吉慶的日子穿的;再有就是“行服”,最後就是“燕服”。所謂燕服,就是平時不見人的時候穿的,這種便服跟我們百姓穿的衣服就比較接近瞭。其實龍袍就等於皇帝的工作服,它不僅僅是一個象徵,更重要的是對皇帝行為的一種約束,在什麼樣的場閤就穿什麼樣的衣服。
右圖是一塊明代龍袍的衣料,還沒有經過剪裁。可以看得很清楚,中間是人的頸部,也就是頭部,這個地方是要裁掉的。明代龍袍上的龍都碩大無比,不像清代。清代龍袍形成定式以後,一件龍袍上有九條龍。而這塊料子上後麵隻有兩條,前麵是一條大龍。這塊明代晚期的料子,能夠保存到今天非常不容易。中間留瞭一條綫沒有織上,應該從這個地方剪開。這個布料是直接織錦的,從它的背麵可以看到,即在織造這塊布的時候,直接就把圖案織在上頭瞭。也就是說,龍袍上的圖案實際上是先織上去,然後再剪裁的。
皇帝是九五至尊,皇帝龍袍上的龍也相應有一些不一樣的特徵。清代對龍袍上的龍紋有明確的規定,隻有皇帝是五爪龍,皇帝以下的大臣們用的都是四爪龍,所以也稱為蟒。但韆萬不要以為隻是從長相就可以區分齣來,因為它有時候是仿年代的,這在瓷器上尤甚,這時候並不能說明它的等級高低。所以,並不是說哪個盤子上畫著五爪龍,它就一定是皇帝用的。清代的時候,國傢處在鼎盛時期的時候,對百姓的限製是比較少的,隻對龍袍上有這麼一點兒限製。對皇帝來說,第一是顔色用明黃色,皇太子用杏黃色,皇子用金黃色,皇後以下逐漸下降,但是其他方麵的管製並不那麼嚴。
……
送朋友很好,圖文並茂,傳統文化帶小故事。
評分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
評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很好 很快 書是正版 印刷很漂亮
評分書不錯,包裝還行,老婆喜歡就好
評分好書,正版!
評分很好 很快 書是正版 印刷很漂亮
評分好書,學習中
評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