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在《工程流体力学》第一版(过程装备专业核心课教材)基础上修订成稿。内容涉及流体力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和工程应用四个方面,全书共12章,包括:流体的力学性质、流体流动的基本概念、流体静力学、流体流动的守恒原理、不可压缩流体的一维层流流动、流体流动微分方程、理想不可压缩流体的平面运动、流体力学实验研究方法、管内流体流动、流体绕物流动、化工机械中的典型流动分析、流体流动数值模拟。
《工程流体力学(第2版)》吸取传统工程流体力学与化工传递过程教材的特点,将流体力学与过程设备内的流动问题紧密结合,内容编排层次清楚,概念阐述直观明确,例题丰富分析详尽;书中选编习题均针对各章主要知识点和基本概念设计,并附有详尽答案及解题要点提示,以有利于课程教学和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工程流体力学(第2版)》基本内容定位于工程专业本科,但亦有扩展以兼顾研究生教学需要,在作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材的同时,可供高校化工、轻工、机械、能源及相关专业作为教材或教学参考书选用,对化工机械及相关专业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亦有实际参考价值。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流体的力学性质
1.1 流体的连续介质模型
1.1.1 流体质点的概念
1.1.2 流体连续介质模型
1.2 流体的力学特性
1.2.1 流动性
1.2.2 可压缩性
1.2.3 黏滞性
1.2.4 表面张力特性
1.3 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
1.3.1 牛顿流体与非牛顿流体
1.3.2 非牛顿流体及其黏度特性
习题
第2章 流体流动的基本概念
2.1 流场及流动分类
2.1.1 流场的概念
2.1.2 流动分类
2.2 描述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
2.2.1 拉格朗日法
2.2.2 欧拉法
2.2.3 两种方法的关系
2.2.4 质点导数
2.3 迹线和流线
2.3.1 迹线
2.3.2 流线
2.3.3 流管与管流连续性方程
2.4 流体的运动与变形
2.4.1 微元流体线的变形速率
2.4.2 微元流体团的变形速率
2.4.3 涡量与有旋流动
2.4.4 无旋流动——势流
2.5 流体的流动与阻力
2.5.1 流体流动的推动力
2.5.2 层流与湍流
2.5.3 流场边界的对流动的影响
2.5.4 流动阻力与阻力系数
习题
第3章 流体静力学
3.1 作用在流体上的力
3.1.1 质量力
3.1.2 表面力——应力与压力
3.1.3 静止流场中的表面力
3.1.4 压力的表示方法及单位
3.2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3.2.1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3.2.2 静止流场基本特性
3.3 重力场中的静止液体
3.3.1 重力场中静止流体的压力分布
3.3.2 U形管测压原理
3.3.3 静止液体中固体壁面的受力
3.3.4 静止液体中物体的浮力与浮力矩
3.4 非惯性坐标系中的静止液体
3.4.1 非惯性坐标系中的质量力
3.4.2 直线匀加速运动中的静止液体
3.4.3 匀速旋转容器中的静止液体
3.4.4 高速回转圆筒内流体的压力分布
习题
第4章 流体流动的守恒原理
4.1 概述
4.1.1 系统与控制体
4.1.2 输运公式
4.2 质量守恒方程
4.2.1 控制面上的质量流量
4.2.2 控制体质量守恒方程
4.2.3 多组分系统的质量守恒方程
4.3 动量守恒方程
4.3.1 控制体动量守恒方程
4.3.2 动量守恒方程的简化形式
4.4 动量矩守恒方程
4.4.1 动量矩定律
4.4.2 控制体动量矩守恒方程
4.5 能量守恒方程
4.5.1 运动流体的能量
4.5.2 控制体能量守恒方程
4.5.3 化工流动系统的能量方程
4.5.4 伯努利方程及其应用说明
4.6 守恒方程综合应用分析
4.6.1 小孔流动问题
4.6.2 管流中的液体汽化问题
4.6.3 驻点压力与皮托管
4.6.4 管道局部阻力损失分析
习题
第5章 不可压缩流体的一维层流流动
5.1 概述
5.1.1 建立流动微分方程的基本方法
5.1.2 常见边界条件
5.1.3 流动条件说明
5.2 狭缝流动分析
5.2.1 狭缝流动的微分方程
5.2.2 狭缝流动的切应力与速度分布
5.2.3 水平狭缝压差流的流动阻力
5.3 管内流动分析
5.3.1 圆管内的层流流动
5.3.2 圆形套管内的层流流动
5.4 降膜流动分析
5.4.1 倾斜平板上的降膜流动
5.4.2 竖直圆管外壁的降膜流动
习题
第6章 流体流动微分方程
6.1 连续性方程
6.1.1 直角坐标系中的连续性方程
6.1.2 柱坐标和球坐标系中的连续性方程
6.2 以应力表示的运动方程
6.2.1 作用于微元体上的力
6.2.2 动量流量及动量变化率
6.2.3 以应力表示的运动方程
6.3 黏性流体运动微分方程
6.3.1 牛顿流体的本构方程
6.3.2 流体运动微分方程——Navier-Stokes方程
6.3.3 柱坐标和球坐标系中的N�睸方程
6.4 流体流动微分方程的应用
6.4.1 N-S方程应用概述
6.4.2 N-S方程应用举例
习题
第7章 不可压缩理想流体的平面运动
7.1 流体微团的运动
7.1.1 流体微团平面运动的分解
7.1.2 有旋流动与无旋流动
7.1.3 线流量与速度环量
7.2 速度势函数与流函数
7.2.1 速度势函数、势流
7.2.2 流函数及其性质
7.2.3 速度势函数与流函数的关系
7.3 不可压缩理想流体平面流动的基本方程
7.3.1 连续性方程与运动微分方程
7.3.2 不可压缩平面势流的基本方程——拉普拉斯方程
7.3.3 速度势函数与流函数的全微分方程
7.4 简单有势流动及其组合流动
7.4.1 平行直线等速流
7.4.2 角形区域内的流动
7.4.3 点源与点汇
7.4.4 点涡
7.4.5 复合流动
7.4.6 理想流体绕固定圆柱体的流动
7.4.7 理想流体绕转动圆柱体的流动
习题
思考题
第8章 流体力学的实验研究方法
8.1 流动相似原理
8.1.1 几何相似
8.1.2 运动相似
8.1.3 动力相似
8.2 相似准则及其分析方法
8.2.1 微分方程分析法
8.2.2 量纲分析法
8.3 工程模型研究
8.3.1 模型与原型的相似
8.3.2 参数测试及实验结果整理
8.3.3 模型研究应用举例
8.4 流场测试技术
8.4.1 速度场的测量
8.4.2 压力场的测量
习题
思考题
第9章 管内流体流动
9.1 层流与湍流
9.1.1 雷诺实验
9.1.2 圆管内充分发展的层流流动
9.1.3 湍流及其基本特性
9.1.4 湍流理论简介
9.2 湍流的半经验理论
9.2.1 雷诺方程
9.2.2 湍流假说——普朗特混合长度理论
9.2.3 通用速度分布——壁面律
9.3 圆管内充分发展的湍流流动
9.3.1 光滑管内的湍流速度与切应力
9.3.2 粗糙管内的湍流速度分布
9.4 圆管内流动的阻力损失
9.4.1 圆管阻力损失与阻力系数定义
9.4.2 光滑圆管的阻力系数
9.4.3 粗糙圆管的阻力系数
9.4.4 局部阻力系数
9.5 圆管进口段流动分析
9.5.1 进口段流动状态与进口段长度
9.5.2 进口段阻力
9.6 非圆形截面管内的流体流动
9.7 弯曲管道内的流体流动
习题
思考题
第10章 流体绕物流动
10.1 边界层基本概念
10.1.1 边界层理论
10.1.2 边界层的厚度与流态
10.1.3 平壁表面摩擦阻力与摩擦阻力系数
10.2 平壁边界层流动
10.2.1 普朗特边界层方程
10.2.2 平壁层流边界层的精确解
10.2.3 冯·卡门边界层动量积分方程
10.2.4 平壁层流边界层的近似解
10.2.5 平壁湍流边界层的近似解
10.3 边界层分离及绕流总阻力
10.3.1 边界层分离现象
10.3.2 绕流总阻力
10.4 绕圆柱体的流动分析
10.4.1 绕圆柱体的流动
10.4.2 圆柱绕流总阻力
10.5 绕球体的流动分析
10.5.1 绕球体的流动
10.5.2 球体绕流总阻力
10.5.3 颗粒的沉降速度
习题
思考题
第11章 化工机械中的典型流动分析
11.1 叶轮机械中的流体流动
11.1.1 叶轮机械工作原理
11.1.2 轴流式叶轮机械中的流体流动
11.1.3 径流式叶轮机械中的流体流动
11.2 旋流器中的流体流动
11.2.1 概述
11.2.2 旋流器中的流体流动
11.2.3 旋流器中的压力分布
11.3 通过滤饼层的流体流动
11.3.1 达西公式及其修正
11.3.2 不可压缩滤饼和可压缩滤饼
11.3.3 过滤基本方程的积分
11.3.4 离心过滤
11.4 沉降离心机中的流体流动
11.4.1 转鼓内的流体流动形式
11.4.2 颗粒的运动
思考题
本章符号说明
第12章 流体流动的数值模拟
12.1 概述
12.1.1 研究流体流动的三种基本方法
12.1.2 数值模拟基本方法与过程
12.2 模型方程的建立
12.2.1 化工设备中的流动分析与简化
12.2.2 模型方程及其规范化
12.2.3 求解N-S方程的原始变量法和涡量-流函数法
12.2.4 以涡量-流函数表示的模型方程
12.2.5 涡量-流函数模型方程的边界条件
12.3 流动区域及模型方程的离散
12.3.1 流动区域的离散
12.3.2 基本差分公式
12.3.3 模型方程与边界条件的离散
12.4 代数方程的求解方法
12.4.1 迭代法基本公式及收敛判别
12.4.2 加速迭代收敛的基本方法和思想
12.5 模型方程计算程序及结果讨论
12.5.1 计算程序及过程说明
12.5.2 计算结果讨论
思考题
本章符号说明
附录 A矢量与场论的基本定义和公式
附录 B流体力学常见物理量量纲、单位换算及特征数
附录 C流体的物性参数
附录 D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内摩擦力的本质——分子动量扩散以流体平行于平壁的流动为例,其速度分布如图1-2所示,考察图中虚线所代表的假想平面上下两侧邻近流体的运动。设平面下侧流体速度为u,由于速度梯度的存在,平面上侧流体的速度可表示为u+du;如果流体分子质量为m,则上下两侧流体分子x方向的宏观动量就分别为m(u+du)和mu。另一方面,流体在沿x方向宏观运动中,其分子热运动总是同时存在的,当上侧分子因热运动随机转移到下侧流体中时,由于其带人的宏观动量m(u+du)大于下侧流体分子x方向的宏观动量mu,下侧流体必然受到沿流动正方向的作用力;类似地,当下侧分子随机转移到上侧流体中时,由于其带人的宏观动量小于上侧分子的宏观动量,上侧流体必然受到沿流动反方向的作用力。由此可见,流体内摩擦力的产生,其本质是流体分子热运动导致的流体层间动量交换的结果。
众所周知,相互滑动的固体表面之间存在摩擦力,其大小取决于接触表面的性质和接触正压力,接触表面的性质用摩擦因数来描述。那么如何定量描述流体的内摩擦力特性呢?连续滑动,使表面流体受到平板施加的剪切力发生流动,由于流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面流体将带动下一层流体流动,这一作用逐层下传,将形成沿深度方向不断减小的速度分布,在底部固定的壁面上流体速度为零,如图1-1所示。从动力学的角度看,下层流体受上层流体的带动必然是上层流体对其施加作用力的结果,同时,上层流体必然受到来自于下层流体的反作用力,以阻碍其向前运动。因此,设想在流体中有一个平面将流体分为上下两部分,则上下两部分流体接触面上必然存在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这就是运动流体的内摩擦力。
前言/序言
本书系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工程流体力学》(第一版)基础上修订成稿。全书分为12章,包括:
1.流体的力学性质
2.流体流动的基本概念
3.流体静力学
4.流体流动的守恒原理
5.不可压缩流体的一维层流流动
6.流体流动微分方程
7.理想不可压缩流体的平面运动
8.流体力学实验研究方法
9.管内流体流动
10.流体绕物流动
11.化工机械中的典型流动分析
12.流体流动数值模拟
其中,除第2章由原来的“流体运动学基本概念”扩展为“流体流动的基本概念”外,全书章数和各章标题保持均与第一版一致;但对各章内容均作了不同程度的删减和增补,各章内容的编排也作了不同程度的调整,其主要变化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按知识的逻辑与层次关系编排教材内容,以便于课程的教学和知识的掌握。本书此次修订中,全书章节及各章内容的编排总体以“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实际应用”的线路为原则,而各章中具体每一节的编排又以同属性知识点按层次相对集中为原则,通过对第一版教材的审读和教学实践总结,对各章内容的编排作了不同程度的调整。兹举例说明如下。
比如,关于全书层面上的基本概念问题,第一版是以“流体的力学性质”和“运动学基本概念”两章来体现的,这也是传统工程流体力学教材常用的编排方式;但从工程流体力学的主要章节知识和工程实际应用的角度看,动力学无疑是核心内容,像流动的起因(推动力)、流动的基本形态(层流与湍流)、流场边界的影响(流动阻力与阻力系数)这些贯穿于动力学各章的基本概念,显然属于全书层面上的基本概念,放在其他知识章节逻辑上都是不平行的。为此,本次修订中,在完善运动学基本概念的同时,将动力学有关基本概念也一并纳入第2章,将该章扩展为“流体流动的基本概念”,从而与第1章一起,构成后续各章共同的基础平台。
又比如,关于具体各章的内容编排,本次修订中重点针对概念的提出与基本理论阐述相互穿插(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导致基本概念定义模糊、章节内容层次不清的问题,以及基本理论落脚到实际应用相对薄弱的问题,对相关各章的内容编排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将各章专属通用概念集中系统阐述,并增补实际应用问题分析作为理论与方法的落脚点,从而使各章内容展现出“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实际应用”的明确路线。其次,本次修订中对于各章节某一具体知识点的阐述也尽量将与之相联系的概念集中分层阐述,以达提纲挈领之效。例如,对于第1章中流体黏滞性的阐述,通常主要集中于牛顿剪切定律和黏性系数的描述,而本次修订中则从流体黏滞性的现象、本质、数学描述、黏性系数变化行为、黏滞性概念的引申与应用等方面,将其简要归纳为内摩擦力、分子动量扩散、牛顿剪切定律、动力黏度及其温度变化行为和经验关联式、运动黏度、流体流动的无滑移固壁边界条件、理想流体概念共7个要点加以分层论述,这显然更有助于基本概念的系统掌握;本次修订中对细节内容的类似整合见诸于不少章节,此处不再赘述。
2.加强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分析,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工程流体力学区别于理论流体力学在于它侧重工程实际应用;工程流体力学作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目的也是使学生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以解决生产实际中和过程装备设计开发中相关的流体流动问题。为此,本次修订中增补了相当篇幅的内容以落实和加强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实际应用;比如,第3章中增补的静压测试原理和物体表面受力分析,第4章中增补的运动流体的能量以及守恒方程综合应用分析专节,第8章中增补的模型研究应用举例,第9章中增补的圆管流动阻力损失专节,等等。
3.与第一版相比,本次修订在完善更新原有例题习题基础上,新增例题34例,新增习题4题,新增插图100余幅。其中,新增例题主要集中于基本教学内容第1至第5章,以及第一版中例题较少的第7至第10章;新增习题和新增插图主要集中于基本教学内容第1至第5章;新增例题习题的选编均针对相应各章主要知识点和基本概念设计,而且对各章所有习题都进行了仔细验算,并在书末给出了习题答案及解题要点提示。
编者希望修订工作中所做出的上述努力,能有助于本书整体质量的提高,有利于课程的教学和知识的掌握。使之在作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及相关专业《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材的同时,亦对化工机械及相关专业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有实际参考价值。
本书课程教学内容定位与第一版一致,基本内容定位于工程专业本科,但亦有扩展以兼顾研究生教学需要。其中,我们对课程教学内容安排的建议是:(1)对于本科生,第1章至第5章是基本教学内容,其中第3章和第4章是重点;第6章至第10章可供本科多学时课程选择讲授。(2)对于研究生,第6章至第10章是基本教学内容;第11章和第12章供选择讲授,任课教师可根据本校专业学科或研究方向特色补充扩展相关教学内容。本书修订工作由黄卫星教授负责并主要执笔,李建明教授、肖泽仪教授参与共同完成。修订工作中,李海龙、朱丽、岳莲、苏丹等研究生同学协助完成了插图绘制、习题编辑与演算和文稿校对,四川大学教务处对本书编写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一并感谢。
在本书第二版即将出版之际,编者衷心感谢兄弟院校的教授、老师们对本教材的选用、褒奖以及在教学实践中对本教材提出的宝贵意见,并希望对本书缺点和错误继续批评指正。
工程流体力学(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好书,值得一看, 送货也快
评分
☆☆☆☆☆
发货速度挺快,书质量也挺好
评分
☆☆☆☆☆
低碳经济的起点是统计碳源和碳足迹。二氧化碳有三个重要的来源,其中,最主要的碳源是火电排放,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1%;增长最快的则是汽车尾气排放,占比25%,特别是在我国汽车销量开始超越美国的情况下,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建筑排放占比27%,随着房屋数量的增加而稳定的增加。内涵低碳经济:是一种从生产、流通到消费和废物回收这一系列社会活动中实现低碳化发展的经济模式,具体来讲,低碳经济是指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结构创新、经营创新、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种手段,提高能源生产和使用的效率以及增加低碳或非碳燃料的生产和利用的比例、尽可能地减少对于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同时积极探索碳封存技术的研发和利用途径,从而实现减缓大气中CO浓度增长的目标,最终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局面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评分
☆☆☆☆☆
基础还不错,入门参考。。。。
评分
☆☆☆☆☆
物流有一点慢,不过书还好
评分
☆☆☆☆☆
送货挺快,比学校的八折划算点
评分
☆☆☆☆☆
编辑本段目的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的特征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标识 标识
评分
☆☆☆☆☆
内容详实,质量很好~~
评分
☆☆☆☆☆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它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按2003年的消费模式,预计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同时,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