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本書收作者一九二七年所作雜文二十九篇。附錄一九二六年的一篇。魯迅在本書《題粹》中說明瞭本書題名的用意:“這半年我又看見瞭許多淚,然而我隻有雜感而已。……”
##如果魯迅活在當代會如何?其實他早已做瞭預言:“社會沒有知道我在攻擊,倘一知道,我早已死無葬身之所瞭。試一攻擊社會的一分子的陳源之類,看如何?而況四萬萬也哉?我之得以偷生者,因為他們大多數不識字,不知道,並且我的話也無效力,如一箭之入大海。否則,幾條雜感,就可以送命的。民眾的罰惡之心,並不下於學者和軍閥。近來我悟到凡帶一點改革性的主張,倘於社會無涉,纔可以作為廢話而存留,萬一見效,提倡者即大概不免吃苦或殺身之禍。古今中外,其揆一也。” 又《新時代的放債法》可以給福報馬等今人做注解。話說人怎麼總是自大到犯賤,多少年都一樣呢?
評分魯迅其實很幽默。
評分##十八年元月十六日閱訖於長沙望嶽樓。歲聿雲暮,哲人其萎,先生猶龍,可為一慟。
評分##“祝你安好,我是好的”
評分##因為《小雜感》而讀,《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也喜歡的!五石散可比現在的大麻迷幻蘑菇朋剋多瞭好伐。。
評分##人民文學齣版社1973年5月第1版1974年2月山西第1次印刷 書號:10019 2000 定價:0.34元 購於地攤
評分##魯迅先生雜感之閤集,開篇就是黃花節戀愛與革命之對比, 其後又言及研究和創作的不可兼得,還有“醉蝦”的苦痛享樂依舊,“扣絲”一文的猜測頗為有趣,書末還收錄那段經典的人類悲歡並不相通。但我卻覺得全書兩篇演講稿最為精彩,更加喜愛。《革命時代的文學》在黃埔軍校,字裏行間流露現狀的悲哀;《魏晉風度》的娓娓道來,足見迅哥兒學術研究之功力,亦屬上乘。書中還以其視角論戰瞭鬍博士,徐詩哲還有梁教授,與我個人印象大相徑庭。某種程度也類似昔日先生在教科書的角色,唉,沒想到他老人傢當初便已預知,更是一語成讖:“嗚呼,魯迅魯迅,多少廣告,假汝之名而行。”如何是好呢?隻有“而已”一聲。
評分##落下淚來,也有適時不適時之彆
評分魯迅其實很幽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