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饲料配制实用技术与配方

猪饲料配制实用技术与配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于明 主编 杨荣芳,温萍 副主编 编
图书标签:
  • 猪饲料
  • 饲料配方
  • 养猪技术
  • 畜牧养殖
  • 猪营养
  • 饲料添加剂
  • 配制技术
  • 实用技术
  • 养殖技术
  • 猪健康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唐人文化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63384
版次:1
商品编码:10273562925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04
字数:18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本书重点介绍了养猪各个时期和不同品种生猪的营养特点,以及如何配制各种实用饲料配方,包括教槽料、断奶仔猪料、生长肥育猪料、种母猪饲料、种公猪饲料等。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介绍猪在各个生长周期的营养生理特点、常见饲料原料的营养性质和利用、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和常见代谢病、各个时期和不同品种生猪的营养特点,以及如何配制各种实用饲料配方,包括教槽料、断奶仔猪料、生长肥育猪料、种母猪饲料、种公猪饲料等。本书适合农业养殖企业和饲料企业技术人员、基层农技站人员、农村养殖户参考。 作者简介 于明,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1.自2003年至今,讲授《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10余年,参与“优质抗逆瘦肉型猪种选育、开发与推广”和“瘦肉型猪绿色饲料添加剂研究与应用”等项目 目录 第一章猪体化学成分及消化生理特点1
第一节猪体化学成分1
一、水分1
二、有机物质1
三、灰分(矿物质)2
四、动物活体成分的估计3
五、猪体组织的化学成分变化规律3
第二节猪体生长规律5
一、生长的测定5
二、产肉性能指标6
三、生长的基本规律7
四、生长肥育猪的生长发育规律9
五、影响生长的因素14
第三节猪的消化生理特点16
一、消化器官的构成17
二、仔猪的消化生理特点18
三、生长肥育猪的消化生理特点21
第四节猪的采食与采食量21
一、采食21
二、采食量22
三、采食量的意义23
四、影响采食量的因素24
第二章常用饲料原料的营养特点、利用与加工28
第一节能量饲料28
一、谷实类饲料28
二、糠麸类饲料33
三、块根、块茎及其加工副产品35
四、油脂和乳清粉38
第二节蛋白质饲料41
一、植物性蛋白质饲料41
二、动物性蛋白质饲料49
三、单细胞蛋白质饲料52
第三节粗饲料53
第四节青绿饲料55
一、野生青绿55
二、叶菜类56
三、水生饲料56
第五节矿物质饲料56
一、常量矿物质饲料56
二、微量元素饲料58
第六节维生素饲料59
一、脂溶性维生素60
二、水溶性维生素61
第七节饲料添加剂63
一、营养性饲料添加剂63
二、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65
三、饲料添加剂使用注意事项72
第三章营养物质在猪体内的代谢过程75
第一节水的代谢75
一、水的生理作用75
二、水的缺乏76
三、猪的需水量76
四、影响猪需水量的因素77
第二节碳水化合物的代谢78
一、碳水化合物的生理作用78
二、碳水化合物在猪体内的代谢过程与特点79
三、粗纤维在猪饲养中的作用81
第三节蛋白质的代谢82
一、蛋白质的生理作用82
二、蛋白质在猪体内的代谢过程与需要特点83
三、猪的必需氨基酸85
四、猪的蛋白质过量与缺乏86
五、提高蛋白质利用率的措施87
第四节能量代谢88
一、能量在猪体内的转化过程89
二、提高能量利用率的措施91
第五节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代谢92
一、维生素的代谢92
二、矿物质的代谢96
第四章猪饲料配制方法与配方99
第一节猪的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99
一、营养需要99
二、饲养标准99
三、我国猪的营养需要105
四、常用饲料的营养成分及含量127
第二节配合饲料及配制方法137
一、使用配合饲料的优点137
二、配合饲料的种类138
三、饲料配合应遵循的原则140
四、猪配合饲料中一些原料的用量143
五、饲料的配制方法143
第三节仔猪饲料配方149
一、仔猪的营养生理特点150
二、仔猪的饲料配方设计特点156
三、仔猪预混料配方158
四、人工乳和代乳品158
五、教槽料160
六、断奶仔猪料163
第四节生长肥育猪饲料配方172
一、生长肥育猪的营养生理特点172
二、生长肥育猪的饲料配方设计特点174
三、预混料配方174
四、配方举例175
第五节种母猪饲料配方186
一、种母猪的营养生理特点186
二、种母猪的饲料配方特点188
三、预混料配方190
四、饲料配方举例191
第六节种公猪饲料配方197
一、种公猪营养生理特点197
二、种公猪的饲料配方特点199
三、种公猪饲料配方199
参考文献204

前言 养殖业是周期短、见效快的产业之一,猪作为主要家畜之一,具有饲养方便、简易等优点。我国是养猪大国,生猪的存栏量巨大,全球约50%的猪在我国饲养。我国生猪养殖分布广泛,经营者数量巨大,饲养规模不断扩大。生猪养殖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养殖业收入已经成为农业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
在影响养猪生产成本的众多因素中,饲料成本是重要的因素,占到70%。运用科学的饲料配制技术,不仅提高了饲料转化率,更重要的是为养殖户节约了养殖成本,大大增加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尤其是现在饲料原料成本提高,有些原料短缺,更使饲料生产者着力开发新的饲料原料和研究提高饲料消化率和转化率的措施。
我国的养殖业与发达国家相比,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方面仍存在很大差距。而且有的畜禽产品的药物残留标,不仅影响我国消费者健康,也妨碍了出口创汇。而且消费者也越来越关心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所以,健康、可持续的养殖,提高产品质量刻不容缓。生产安全、健康、环保饲料是饲料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饲料配方是根据动物的营养需要、生理特点、饲料的营养价值、饲料原料的现状及价格等,科学合理地确定各种饲料原料的配合比例。配方是饲料生产的核心技术,也是动物营养学与饲养有机结合的结晶与媒介。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部分介绍了猪体化学成分及消化生理特点的知识,让人们了解猪体生长规律和其不同阶段的生理特点;第二部分介绍了猪饲料中主要饲料原料的营养含量及饲喂特点;第三部分介绍了营养物质在猪体内的代谢过程;第四部分详细介绍了猪饲料配制的过程,并列举和收集了不同生长阶段猪的饲料配方。全书文字通俗易懂,内容实用,是一本猪场和养殖户都适用的参考书。
本书由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于明担任主编,杨荣芳、温萍担任副主编,程波、万玲参编。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书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5年11月

书摘与插画







《精细化猪粮:从理论到实践的营养增效之路》 一、 著者引言 在现代畜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猪的健康与生长效益直接关乎养殖业的经济命脉。而科学、精准的饲料配制,正是驱动这一效益增长的核心引擎。长久以来,猪饲料的配制技术如同一个既神秘又至关重要的领域,吸引着无数养殖者、技术人员与科研工作者的目光。本书旨在打破传统配方分享的零散与模糊,将精深养分学理与丰富的实操经验相结合,为广大从业者提供一套系统、实用、可操作的猪饲料配制指南。我们不求提供包罗万象的“万能秘方”,而是致力于构建一个扎实的理论基础,辅以严谨的实践方法,让每一位读者都能理解“为何”与“如何”,从而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并创新。本书将带领读者深入探究影响猪只营养需求的各个环节,从生理发育、消化吸收,到环境因素、疫病防控,全方位解读“何为最佳配方”。 二、 内容梗概 本书并非单纯的配方汇编,而是围绕“精细化”与“实用性”两大核心,展开多层次、宽领域的探讨。我们将从基础的营养学原理入手,逐步深入到各个生长阶段猪只的精准营养需求,再到各类饲料原料的深度解析,最终落脚于科学、高效的饲料配制方法与策略。 第一部分:猪只营养生理与需求解析(基础理论篇) 猪只生命周期与营养生理变化: 详细阐述从胎儿期、哺乳期、保育期、育肥期到繁殖母猪等各个阶段,猪只在生长速度、骨骼发育、肌肉沉积、生殖功能等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如何决定其在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我们将重点讲解体重、年龄、生长模型与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关键营养素需求的动态关系。 消化生理与吸收机制: 深入剖析猪只消化道各个器官(胃、小肠、大肠)的生理功能,介绍不同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在消化道内的消化、吸收过程。重点讲解影响消化吸收率的因素,如酶活性、肠道菌群、饲料加工方式、抗营养因子等,并探讨如何通过优化饲料配方来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 能量代谢与调控: 详细阐述猪只的能量需求,包括维持能量、生长能量、生产能量等,介绍不同能量来源(如碳水化合物、脂肪)的能量效率。讲解如何准确评估猪只的能量需求,并探讨能量在饲料配制中的合理应用,避免能量过剩或不足带来的负面影响。 蛋白质与氨基酸代谢: 详细介绍猪只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求,区分粗蛋白质与净蛋白的概念,重点讲解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例关系。深入探讨限制性氨基酸对蛋白质合成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精准添加合成氨基酸来优化饲料,降低粗蛋白水平,减少氮排放,提高经济效益。 矿物质与维生素的重要性与需求: 分别阐述宏量矿物质(钙、磷、钠、钾、氯、镁)和微量矿物质(铁、锌、铜、锰、硒、碘、钴等)在猪只生长、骨骼健康、免疫功能、繁殖能力等方面的重要生理功能。同样,详细介绍脂溶性维生素(A、D、E、K)和水溶性维生素(B族、C)的生理作用。我们将提供各阶段猪只对这些营养素的推荐摄入量,并分析缺乏或过量的危害。 第二部分:饲料原料深度解析与应用(原料篇) 谷物类饲料原料: 详细分析玉米、小麦、大麦、高粱等主要能量饲料的营养成分、消化率、抗营养因子,以及其在饲料配制中的优缺点。介绍不同加工方式(如粉碎、膨化、蒸煮)对谷物营养价值的影响。 饼粕类饲料原料: 深入探讨豆粕、菜粕、棉粕、葵花籽粕等主要蛋白质饲料的氨基酸组成、营养价值、适口性、抗营养因子(如脲酶抑制剂、棉酚)及其脱毒处理技术。重点分析不同饼粕的品质差异与选择原则。 动物性饲料原料: 分析鱼粉、肉骨粉、血粉等动物性蛋白源的营养价值、氨基酸特点、适口性,以及其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应用,并强调安全性与质量控制。 能量性补充原料: 详细介绍脂肪(如植物油、动物脂肪)的能量密度、脂肪酸组成,以及在饲料中的应用技巧。分析糖蜜、淀粉等其他能量补充原料的特性。 矿物质与维生素预混料: 介绍预混料的作用与组成,重点讲解矿物质与维生素预混料的设计原则,包括不同元素的化学形态、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强调预混料的选择与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功能性添加剂: 详细介绍酶制剂(植酸酶、木聚糖酶、蛋白酶等)、益生菌、益生元、有机酸、植物提取物(如精油)、免疫增强剂、抗氧化剂等各类功能性添加剂的作用机理、应用效果和最佳使用剂量。我们将重点分析其在提高消化率、改善肠道健康、增强免疫力、减少药物使用等方面的潜力。 新型与非常规饲料原料: 介绍昆虫蛋白、藻类、微生物蛋白等新兴饲料资源,分析其营养价值、生产潜力与应用前景。同时,探讨农副产品(如酒糟、麦麸)的合理利用技术。 第三部分:精准饲料配制技术与策略(配制篇) 配方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流程: 讲解配方设计的逻辑思维,从确定目标(生长性能、经济效益)、评估猪只需求,到选择原料、计算配比,以及最终的成本控制。详细介绍线性规划软件在配方设计中的应用。 各生长阶段的精准营养配方策略: 哺乳母猪与断奶仔猪: 重点关注仔猪初期的生长速度、肠道发育与免疫力建立,探讨高能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配方特点,以及功能性添加剂的应用。 保育猪: 详细分析断奶应激对仔猪的影响,讲解如何设计高适口性、高营养密度、易消化的配方,促进肠道健康与生长性能的恢复。 育肥猪: 探讨不同育肥阶段(前期、中期、后期)对能量、蛋白质、氨基酸的需求差异,以及如何通过调整配方来优化瘦肉率、日增重与饲料转化率。 繁殖母猪: 关注母猪的繁殖性能、泌乳能力与健康状况,设计不同生理阶段(配种、妊娠、哺乳)的饲料配方,满足其特殊的营养需求。 饲料原料的品质评估与应用: 教授读者如何通过感官、理化指标、营养成分分析等手段,准确评估各类饲料原料的品质,并据此调整配方,规避低质原料带来的风险。 影响饲料配制的关键因素: 抗营养因子与应对策略: 详细分析各类饲料原料中存在的抗营养因子(如植酸、蛋白酶抑制剂、植物雌激素、霉菌毒素等),并介绍其对猪只健康与生产性能的影响,以及相应的饲料加工、添加剂应用等脱毒或减毒方法。 霉菌毒素的防控与消除: 讲解霉菌毒素的来源、种类、危害,以及在饲料配制中的预防措施,包括原料储存、使用毒素吸附剂等。 饲料加工工艺对营养价值的影响: 详细分析粉碎粒度、混合均匀度、制粒(或膨化)温度与时间等加工工艺对饲料营养价值、适口性、卫生状况的影响,并提供优化建议。 环境因素与生物安全: 探讨温度、湿度、通风、密度等环境因素对猪只营养需求和饲料利用率的影响。强调生物安全在防止疾病传播、保障饲料安全中的重要性。 经济效益分析与成本控制: 引导读者在营养需求与经济效益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通过科学配方设计、合理选择原料、优化加工工艺等方式,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利润。 第四部分:实践应用与案例分析(实践篇) 典型饲料配方示例与解读: 提供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典型饲料配方,并对每个配方进行详细解读,说明其营养构成、原料选择、添加剂应用背后的科学依据与经济考量。 常见配方问题与解决思路: 总结养殖实践中遇到的常见配方问题,如仔猪腹泻、育肥猪采食量下降、母猪产仔率不高等,并提供基于营养学原理的诊断与解决方案。 饲料复核与效果评估: 教授如何对现有饲料配方进行科学复核,如何通过实际生产数据(如生长性能、饲料转化率、健康状况)来评估饲料的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动态调整。 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探讨如何通过优化饲料配方,减少氮、磷等营养素的排泄,降低环境污染。介绍绿色、可持续的饲料原料选择与利用方向。 三、本书特色 1. 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 本书不仅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猪只的营养生理学原理,更将这些理论知识与实际的饲料配制环节紧密相连,确保读者在理解“为何”的同时,能够掌握“如何做”。 2. 精细化与精准化导向: 强调根据猪只的生长阶段、生理状况、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精准营养调控,而非简单套用通用配方。 3. 原料深度解析: 对各类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优缺点、应用技巧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原料选择与组合。 4. 功能性添加剂的科学应用: 详细介绍了各类功能性添加剂的作用机理与应用策略,指导读者科学、高效地运用这些工具来提升饲料性能。 5. 问题导向与解决方案: 结合养殖实践中的常见问题,提供针对性的分析与解决方案,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6. 数据支持与案例借鉴: 结合科学数据与实际案例,使理论讲解更具说服力,实践指导更贴近实际。 7. 注重经济效益: 在强调科学性的同时,充分考虑养殖的经济效益,引导读者配制既能提高生产性能,又能降低成本的优化配方。 四、读者对象 广大猪场经营者、场长、技术员 饲料生产企业技术研发人员、配方师 畜牧兽医相关专业学生及教师 从事畜牧业推广与服务的技术人员 对猪粮配制技术感兴趣的其他相关从业者 五、结语 “精细化猪粮:从理论到实践的营养增效之路”是为所有渴望在猪粮配制领域实现技术飞跃、提升养殖效益的您量身打造的。我们相信,通过本书的学习,您将能够建立起一套科学、系统、自主的饲料配制能力,为您的猪场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更健康的种猪群体和更可观的经济回报。愿本书成为您在精准养殖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伙伴。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实在是太泛了,感觉就像一本拼凑起来的大杂烩,什么都讲了一点,但又都没有深入。比如,它提到了“饲料添加剂的应用”,但具体到每种添加剂的作用机制、最佳添加剂量,以及不同猪群(保育猪、育肥猪、母猪)的差异化需求,讲解得都非常模糊。我本来是想找一些关于微量元素或维生素在不同生长阶段如何精确调配的专业知识,结果这本书只是泛泛而谈,很多关键的技术参数都是缺失的。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如何科学配制”的理解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反而被一些过于笼统的描述搞得更糊涂了。特别是关于不同原料的适口性改良和抗营养因子去除的技术细节,完全没有展开,让人觉得作者似乎只是在罗列概念,而不是真正掌握了实操的诀窍。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入门级的科普读物,对于真正需要解决生产一线问题的技术人员来说,深度远远不够,更像是一个行业概览,而不是一本“实用技术”手册。我希望看到的是具体的配方案例分析和变量控制的详细说明,而不是这种蜻蜓点水的介绍。

评分

从排版和图表的质量来看,这本书的专业性令人质疑。很多关键的营养成分对照表,字体模糊,表格设计混乱,很多图表的数据标签缺失或者图例不清晰,我需要花费额外的精力去猜测作者想表达的具体含义。例如,关于不同日龄猪只对特定矿物质的需求曲线图,线条重叠在一起,完全看不出不同曲线之间的差异点在哪里。这种粗糙的呈现方式,极大地影响了阅读体验和信息获取的效率。一本号称“实用技术”的书籍,在基础的图表清晰度上都无法达标,让人对其内容的严谨性产生怀疑。如果连展示数据的能力都如此欠缺,那么读者很难完全信任其背后复杂的技术论证是否经过了严格的校对和验证。我希望看到的是激光般清晰的图表和结构化的数据展示,而不是这种需要放大镜才能勉强辨认的印刷质量。

评分

我不得不说,这本书的理论基础部分写得实在是有些过时了。它引用的营养学标准似乎是好几年前的数据,很多关于氨基酸平衡和能量密度的最新研究成果都没有被采纳进去。比如,在谈及赖氨酸的应用时,它强调的是粗蛋白的降低,但对于现代精准营养学中更侧重于理想蛋白体系的构建和消化率的评估,这本书几乎没有提及。这对于追求高效益和环保的双重目标的现代养殖户来说,指导性太差了。我花了很大精力去对照书中的推荐配方和目前市场主流的营养软件计算结果,发现差异很大,尤其是在磷和钙的利用率方面,老旧的吸收率系数导致配方冗余明显。如果严格按照书中的指导来配制,成本控制和环境排放压力都会增加,这完全不符合当前行业发展的趋势。这本书的内容停留在“能吃饱”的阶段,而没有进入“吃得好、长得快、利用率高”的精准营养层面。它更像是给一个刚刚接触养猪的人士看的“历史资料”,而非指导未来的“技术指南”。

评分

这本书的配方设计部分,给我的感觉是缺乏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它提供了一些“典型”配方,但这些配方往往是基于某几种特定原料的假设,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原料品质的巨大差异。比如,在华北地区常用的玉米豆粕基础配方,到了南方,由于当地的米糠、麸皮等替代原料的质量和价格发生变化时,书中的公式就显得非常僵硬,没有提供任何调整的思路和方法论。我更期待的是一套动态调整的框架,例如,当玉米的代谢能下降2%时,应该如何重新计算脂肪的添加量,或者当豆粕的粗蛋白波动一个百分点时,如何精确补偿必需氨基酸。这本书在这方面完全是空白,它只给了你一个静止的“答案”,却没有教你如何去“解题”。对于我这种需要在不同季节、不同批次猪群之间进行微调的技术员来说,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大打折扣,它提供的仅仅是几个模板,而不是一套可以适应变化环境的工具箱。

评分

这本书的“故障排除”和“常见问题解答”部分,是我最失望的地方。它列举了一些常见问题,比如“猪采食量下降”“粪便稀软”,但提供的解决方案往往是极其笼统的建议,比如“优化日粮结构”或者“加强环境控制”。这对于一个已经遇到具体问题并寻求快速解决方法的读者来说,毫无帮助。我需要的是具体、可量化的排查步骤和针对性措施。例如,当仔猪出现腹泻时,正确的做法是先测定日粮中的水解蛋白含量,还是检测特定抗营养因子的残留水平?这本书没有给出任何诊断流程。它更像是一个“感冒了就多喝热水”的建议集,缺乏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手册的深度和细致度。技术细节的缺失,使得这本书在真正需要“救急”的时候,显得束手无策,完全不符合其“实用技术”的定位。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