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虽然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但是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普及并没有与时代同步科普著作是我们接近科学的zui简捷便当的途径。
科学综论篇、数学篇、物理学篇、化学篇
内容简介
爱因斯坦说:“科学的不朽荣誉,在于它通过人类心灵的作用,克服了人们在自己面前和自然界面前的不安全感。”
科学家推荐的二十世纪100部科普佳作。
《一日一篇科普速读:像科学家一样思考(1)》主编为北京著名高等学府的教授,长期致力于科学知识的普及和科学人文精神的传播。
内页插图
目录
科学综论篇
珂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
阿西莫夫:《新疆域》
吴大猷:《吴大猷科学哲学文集》
罗素:《人类的知识》
王梓坤:《科学发现纵横谈》
房龙:《人类的故事》
戈尔勃夫斯基:《人类文明之谜》
霍根:《科学的终结——在科学时代的暮色中审视知识的限度》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晚年文集》
奈斯比特:《高科技·高思维——科技与人性意义的追寻》
叶至善:《科普杂拌儿》
布尔斯廷:《发现者》
阿贝尔等:《科学与怪异》
萨根:《魔鬼出没的世界——科学,照亮黑暗的蜡烛》
何祚庥:《伪科学——科学肌体上的癌细胞》
《十万个为什么》(新世纪版)
德博诺:《发明的故事》
霍金等:《未来的魅力》
托默:《科学幻象——生活中科学符号与文化意义》
泽伊:《擒获未来——21世纪的科技与人类生活》
吴季松:《21世纪社会的新趋势——知识经济》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叶永烈:《科学王国漫步》
古尔德:《追问千禧年——世纪末的理性探索》
物理学篇
爱因斯坦:《物理学的进化》
霍金:《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
盖莫夫:《物理世界奇遇记》
杨振宁:《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
普利高津:《确定性的终结——时间、混沌与新自然法则》
别莱利曼:《趣味物理学》
维列茨基:《金属王国传奇》
格莱克:《混沌——开创新科学》
阿·热:《可怕的对称——现代物理学中美的探索》
布里格斯等:《湍鉴——混沌理论与整体性科学导引》
板仓圣宣:《科学并不神秘》
钱三强:《钱三强科普著作选集》
化学篇
霍夫曼:《相同与不同》
法拉第等:《圣诞科学讲座——蜡烛和肥皂泡的故事》
费尔斯曼:《趣味地球化学》
卡逊:《寂静的春天》
巴戈特:《完美的对称——富勒烯的意外发现》
数学篇
亚历山大洛夫:《数学——它的内容、方法和意义》
华罗庚:《华罗庚科普著作选集》
加德纳:《啊哈!灵机一动》
斯图尔特:《上帝掷骰子吗——混沌之数学》
施坦豪斯:《数学万花镜》
盖莫夫:《从一到无穷大——科学中的事实和臆测》
姜伯驹:《一笔画和邮递路线问题》
姜伯驹:《绳圈的数学》
精彩书摘
1934年夏,年仅27岁的吴大猷受聘为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主要进行原子和分子光谱学和拉曼光谱学研究。1946年受当时政府命令去美考察,因国内局势变化,遂留美任教。先后任教于密执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1949年受加拿大国家研究院之聘到那里主持理论物理组的工作,直到1963年。期间,共发表论文50篇,还与日本物理学家大村充合作出版了《散射的量子理论》一书。1963年秋辞去加拿大国家研究的职务,去纽约布鲁克林工学院,在其太空及气体动力学研究所讲气体运动论。1965年任纽约大学水牛城分校物理学和天文学系主任。经过几年的努力,使该系的教师阵容和科学水平大为改观。1969年他辞去纽约大学系主任后专注个人研究和台湾科学事业。1986年,年近八旬的吴大猷用英文为新加坡科学出版杜撰写了《量子力学》(上、下册)。1988年开始,他先用中文后用英文撰写了《物理学的发展史及哲学》等。由于他在科学研究及教育方面的诸多贡献,获得了许多荣誉。1957年被选为加拿大皇家协会会员。1967年获Chai Hsing基金奖。1984年获菲律宾拉蒙·马格塞奖。1991年被授予密执根大学荣誉博士。2000年,因病去世。吴大猷对台湾科学的发展和教育作出巨大贡献,以至于他被称为“台湾科学之父”,著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和李政道都是他的得意门生。
成书背景
在近一百年中,物理学不仅有极大的发展,并且有根本性和革命性的改变,一个是量子理论,一个是相对论。量子理论导致了原子及次原子的发展,以至近几十年来的基本粒子(高能物理)的探讨。-这是物质的基本结构问题。相对的狭义部分修正了人类对时间的观念、对时空的观念,这已引起了哲学上的反映。但广义的相对论则更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结构大领域问题的了解。到了1925年,原来已具革命性的量子理论,进一步发展成量子力学。它不是通常的一个“新”理论,而是根本的改变此前物理学的基本观念和物理学理论的性质。后者牵涉到人们对“物理学中的理论的性质”的要求问题。这不是物理学的技术性的问题,而是物理学对理论的看法、要求的问题,是哲学性的问题。吴大猷这本文集主要探讨当代物理学中的哲学问题。
主要内容
《吴大猷科学哲学文集》1999年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29.6万字。
《吴大猷科学哲学文集》这本书主要是对科学的哲学层面的阐发。
前言/序言
三百年前,英国伟大的思想家弗兰西斯·培根告诉人们:“知识就是力量”。三百年后,中国伟大的政治家邓小平告诉人们:“科学就是第一生产力”。在三百年的时光流逝之中,科学创造和科学精神以其生生不息的能量一再地证明着这两个伟大的命题。
《科学的力量——科学家推荐的二十世纪科普佳作》的创意由来已久,它既是一时之灵感,又是长期思考的结果。我们是大学教师、中学教师和科研人员,我们也是孩子们的母亲和父亲。在孩子们的幼年和童年时代,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恐惧”的记忆,那就是陪同他们去中国科技馆、北京天文馆、自然博物馆去参观。之所以“恐惧”,倒不是没有时间或者是要因此而劳动筋骨,实在是因为要“劳心费神”。在孩子们眼里,爸爸妈妈是任何道理和知识都清楚明了的。其实,有些时候,对于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做父母的也难免尴尬难答。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我们的人文学科背景所限,而是我们确确实实地与我们的孩子在同步接受着新的科学知识,在这方面,我们并不比他们先知。我想,中国的年轻一代父母们,与我是有同感的。如何在孩子们中普及科学知识?如何也为孩子的家长们补充新知识?如何把枯燥难懂的科学著作通俗地介绍给读者?这是我一直考虑的问题。因此,当我拿到2000年12月18日的《北京青年报》,看到科学家推荐的中外科普佳作时,我感觉:我的答案找到了,我决定主编《科学的力量——科学家推荐的二十世纪科普佳作》。
2001年3月,由团结出版社精心设计印制的《科学的力量——科学家推荐的二十世纪科普佳作》甫一上市,就获得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在当年的几次全国图书订货会上,这本书受到各地销售商的青睐,在随后数年的图书销售中,这本书也取得了很好的业绩。当时光流转8年之后,我欣喜地发现,本书仍然列国家图书馆2009年4月份同类图书借阅率第一名。
这是广大读者对本书的最大嘉奖,而且极可能是无数个小读者和他们的父母以自己的“借阅之手”为本书投出的郑重一票。
一日一篇科普速读:像科学家一样思考1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