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TG D81-2017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2017版) | ||
| 定价 | 60.00 | |
| 出版社 | 人民交通出版社 | |
| 版次 | B1 | |
| 出版时间 | 2017年12月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交通运输部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120 | |
| 字数 | 160000 | |
| ISBN编码 | 9787114143953 | |
| 名 称: 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及《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的公告 | |
| 文 号:交通运输部公告2017年第47号 | 发布机构:公路局 |
| 发文日期:2017年11月27日 | 主题分类:行业标准 |
| 索 引 号:2017-01111 | 主 题 词: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规范;细则 |
现发布《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17),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标准,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发布《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17),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推荐性标准,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及其英文版,以及《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06)同时废止。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17)及《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17)的管理权和解释权归交通运输部,日常解释和管理工作由主编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负责。
请各有关单位注意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建议函告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东路15号,邮政编码:100191),以便修订时研用。
目 次
l 总则
2术语
3护栏防撞性能
4路基护栏
4.1 一般规定
4.2设置原则
4.3型式选择
4.4构造和材料要求
5桥梁护栏
5.1一般规定
5.2设置原则
5.3型式选择
5.4构造要求
6交通标志
6.1 一般规定
6.2设置原则
6.3版面设计
6.4支撑方式
6.5材料要求
6.6结构设计
7交通标线
7.1 一般规定
7.2设置原则
7.3材料选择
8 隔离栅和桥梁护网
8.1一般规定
8.2设置原则
9防眩设施
9.1一般规定
9.2设置原则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慧交通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对于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体现出科技赋能的理念。例如,在隧道出入口、长下坡等易发事故路段,是否能够通过集成智能交通系统,如可变信息标志、交通流量监测、甚至是有条件的限速控制,来主动规避风险?书中对于这些智能化、信息化的安全设施的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是否有足够详细的阐述?我希望它不仅仅是停留在对传统设施的改进,而是能够引领我们走向更智能、更主动的安全防护时代。
评分道路安全设施的设计,其最终目的始终是减少交通事故,挽救生命。因此,我对这本书在防撞性能、减速诱导、信息提示等方面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有着极高的期待。我希望书中关于各种设施的性能指标,是基于严谨的科学研究和大量的实证数据来制定的。例如,在制定护栏的吸能参数时,是否考虑了不同车型、不同速度下的碰撞情况?在设计减速带或减速标志时,是否能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明其在降低车速方面的实际效果?我关注的是那些能够真正提升道路安全水平的科学设计。
评分在进行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时,环保和可持续性也是越来越重要的考量因素。尤其是在新材料的应用和景观的融合方面。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探讨在设计防撞护栏、隔音屏障等设施时,如何选择对环境影响更小的材料,例如可回收材料或者低能耗生产的材料。同时,在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协调方面,是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景观化设计的指导,让这些安全设施不仅仅是功能性的存在,也能融入到公路的整体美学之中。一本真正优秀的规范,应该能够引领行业朝着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评分在考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时,特殊路段的安全防护是重中之重。例如,山区道路的急弯、陡坡、以及临水临崖等危险路段,其安全设计要求往往更为苛刻。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针对这些特殊路段,提供更加详细和有针对性的设计指导。例如,在临水路段,应该如何设计防护设施,以防止车辆滑入水中?在山区弯道,应该如何通过设置标志、视线诱导,以及选择合适的护栏类型,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们应对这些高风险路段的“定海神针”。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在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我深知细节决定成败。对于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每一个参数、每一个连接件、每一个材料的选取,都可能对最终的安全效果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我非常关注这本书在诸如护栏的端部处理、连接处的抗拉强度、以及各类标志牌的安装高度和倾角等细节方面的规定是否详尽和科学。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往往是车辆碰撞中能量传递的关键节点,也是保障行人安全的重要屏障。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本百科全书一样,将这些至关重要的细节一一呈现,为我们的实际设计提供坚实的指导。
评分翻开这本书,我首先被它厚重的质感和精美的装帧所吸引,这本身就是一种阅读的仪式感。作为一名在公路交通安全领域摸爬滚打了多年的工程师,我对规范的理解早已不仅仅停留在条文本身,更多的是一种对行业标准的敬畏和对设计细节的探究。虽然手头的这本书是JTG D81-2017,我翻阅时,脑海中自然而然地会与我日常接触到的其他规范进行对比和思考。比如说,在设计高等级公路的中央分隔带防撞护栏时,不同材质、不同结构形式的选择,会对车辆的冲击能量吸收、二次事故的发生概率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本书是否详细阐述了这些基于力学原理和实车碰撞试验得出的设计依据?我期望它能够提供更深入的理论支撑,而非仅仅是参数的罗列。
评分我对书籍的实用性有着很高的要求,尤其是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实际工程项目时。我希望JTG D81-2017在提供设计原则和技术标准的同时,也能提供一些典型案例的分析和设计方法的示范。例如,在设计复杂交叉口的安全设施时,是否能提供不同情况下的设计流程和计算示例?在选择不同类型的护栏时,是否能有对比分析,说明各自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这样的内容能够极大地帮助我们这些基层设计人员,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设计方案,少走弯路,提高工作效率。
评分我一直认为,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不应仅仅关注“硬”的设施,更要关注“软”的因素,例如交通参与者的行为引导和心理暗示。这本书在设计理念上,是否能体现出这种人性化的考量?例如,在设计行人过街设施时,是否考虑了引导行人遵守交通规则的提示?在设计驾驶员信息系统时,是否能有效地传递安全信息,而不是让驾驶员产生信息过载?我期待书中能够融合心理学和行为学的原理,设计出能够真正影响和改善交通行为的安全设施。
评分在城市道路的设计中,人行道、自行车道与机动车道的交叉口是事故多发点。这本书在设计这些区域的安全设施时,是否有考虑到不同交通参与者的行为特征?例如,行人过街的等待时间、视线遮挡、以及非机动车在通过交叉口时的速度变化等。我希望它能提供更具前瞻性的设计理念,不仅仅是简单的标线和信号灯设置,而是能够通过优化设施布局,例如增加安全岛、设置自行车信号灯、甚至考虑应用智能感知技术来预警和干预潜在的冲突。这本书在这些方面是否能提供一些创新的指导,帮助我们构建更具韧性的交通环境,让所有出行者都能感受到安全?
评分对于任何一本技术规范而言,其时效性和前瞻性都是衡量其价值的重要标准。公路交通安全技术日新月异,我希望JTG D81-2017能够充分反映当前最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发展趋势。例如,在材料科学、结构力学、以及智能交通技术等领域的新进展,是否被及时地纳入到规范的设计要求中?我期待它能够不仅解决当前的问题,更能为未来的道路安全设施设计提供一个清晰的指引,帮助我们走在行业的前沿,构建更安全、更高效的交通系统。
评分很好
评分快递真慢
评分很好,正版
评分快递真慢
评分快递真慢
评分很好,正版
评分很好
评分很好,正版
评分很实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