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注塑模具设计实用技术手册(精)

现代注塑模具设计实用技术手册(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赵龙志 编
图书标签:
  • 注塑模具
  • 模具设计
  • 塑料模具
  • 注塑工艺
  • 模具技术
  • 机械设计
  • 制造业
  • 工业工程
  • 模具制造
  • 塑料制品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木垛图书旗舰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
ISBN:9787111394167
商品编码:10173586631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3-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现代注塑模具设计实用技术手册(精)
  • 作者:赵龙志//赵明娟//付伟
  • 定价:119
  • 出版社:机械工业
  • ISBN号:9787111394167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3-01-01
  • 印刷时间:2013-01-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16开
  • 包装:精装
  • 页数:676
  • 字数:1205千字

编辑推荐语

赵龙志等主编的《现代注塑模具设计实用技术手册(精)》全面总结了近年来国内注塑模具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方面的技术和经验,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对生产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本书既适合注塑模具设计、制造等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高职高专相关专业的师生学习参考。

内容提要

《现代注塑模具设计实用技术手册(精)》全面总结了近年来国内注塑 模具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方面的技术和经验,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对 生产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全书共分18章,内容包 括塑料及其性能,塑料制件结构工艺,注塑模具结构与注塑机,注塑模具 分型面设计及成型零件设计,注塑模具浇注系统设计、流道脱落机构及排 气,注塑模导向、定位机构设计,注塑模推出机构,侧向抽芯、斜顶及螺 纹抽芯机构,注塑模具标准化,注塑模具温度调节系统,注塑模用模具材 料及热处理,新型注塑工艺及其模具设计,热流道成型技术,注塑模具制 造工艺,注塑工艺过程及质量控制,注塑模具的装配、维修、保养及入库 管理,模具价格估算,注塑模模流分析技术。
     赵龙志等主编的《现代注塑模具设计实用技术手册(精)》内容丰富、 数据翔实,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既适合注塑模具设计、制造等行 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高职高专相关专业的师生学习 参考。
    

目录

**章 塑料及其性能
1.1 塑料的特点、组成、名称/代号及分类
1.1.1 塑料的特点
1.1.2 塑料的组成
1.1.3 塑料的分类
1.1.4 塑料的名称/代号
1.2 塑料的特性
1.2.1 塑料的性能术语
1.2.2 塑料的技术性能
1.2.3 常用塑料的使用性能
1.2.4 塑料的成型特性
1.3 塑料的模塑性和可加工性
1.3.1 塑料的流动性
1.3.2 塑料的结晶性
1.3.3 塑料的取向性
1.3.4 塑料的收缩性
1.3.5 塑料的吸湿性
1.3.6 水敏性
1.3.7 热敏性
1.3.8 水分和挥发物的含量
1.3.9 塑料的硬化性
1.3.10 塑料的开裂性
1.3.12 流长比和型腔压力
1.3.13 降解
1.3.14 交联
1.3.15 相容性
1.4 常用塑料的简易鉴别方法
1.4.1 常用塑料的外观鉴别法
1.4.2 常用塑料的密度鉴别法
1.4.3 常用塑料的燃烧鉴别法
1.4.4 常用塑料的溶剂处理鉴别法
1.5 塑料熔体的流动特性
1.5.1 塑料的黏性流动行为
1.5.2 影响塑料熔体流动的因素
1.5.3 塑料熔体状态方程
1.5.4 塑料熔体的弹性表现
1.5.5 塑料熔体在圆管及狭缝中的流动分析

第2章 塑料制件结构工艺
第3章 注塑模具结构与注塑机
第4章 注塑模具分型面设计及成型零件设计
第5章 注塑模具浇注系统设计、流道脱落机构及排气
第6章 注塑模导向、定位机构设计
第7章 注塑模推出机构
第8章 侧向抽芯、斜顶及螺纹抽芯机构
第9章 注塑模具标准化
**0章 注塑模具温度调节系统
**1章 注塑模用模具材料及热处理
**2章 新型注塑工艺及其模具设计
**3章 热流道成型技术
**4章 注塑模具制造工艺
**5章 注塑工艺过程及质量控制
**6章 注塑模具的装配、维修、保养及入库管理
**7章 模具价格估算
**8章 注塑模模流分析技术
参考文献


《现代注塑模具设计实用技术手册(精)》是一本面向塑料模具行业从业者、设计者、工程师以及相关专业学生的综合性技术参考书籍。本书旨在系统、全面地介绍现代注塑模具设计中的关键技术、核心原理、实用方法以及最新发展趋势。全书内容覆盖面广,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力求为读者提供一套完整、易于理解且具有高度实践指导意义的模具设计解决方案。 一、 基础理论与设计原则 本书的开篇将深入阐述注塑成型工艺的基础理论,包括塑料的流变学特性、热力学行为、结晶动力学以及成型收缩率等影响模具设计的关键参数。读者将学习到如何根据不同类型塑料(如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和结构。 在设计原则方面,手册将系统介绍模具设计的通用原则,例如: 可行性原则: 确保模具结构在制造、装配、维护和生产过程中都能顺利进行。 经济性原则: 在保证模具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模具的制造成本和运行成本。 标准化原则: 尽可能采用标准化的模具零件和设计方案,以简化设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方便维修。 高效性原则: 设计的模具应能实现高效率的注塑成型,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产量。 稳定性原则: 模具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结构稳定,不易变形,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同时,手册还将详细解析模具强度计算、刚度分析以及疲劳寿命预测等理论,帮助设计师在结构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模具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避免因强度不足而导致的模具损坏或产品缺陷。 二、 核心模具结构设计 本书将重点介绍注塑模具的各个核心组成部分的设计,并深入剖析其功能、类型和设计要点。 分型面设计: 分型面的设计直接影响模具的结构、制造难度、产品外观以及脱模便利性。手册将讲解不同类型分型面的选择(如平面分型、斜面分型、阶梯分型等),以及如何根据产品结构、成型工艺和外观要求进行优化设计。 浇注系统设计: 浇注系统是熔融塑料进入型腔的通道,其设计直接影响产品的填充速度、均匀性、冷却速度以及是否存在浇口痕迹等。本书将详细阐述浇注系统的组成(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井等),并介绍各种浇口类型(如点浇口、扇形浇口、潜浇口、搭接浇口等)的适用范围、设计计算方法以及优缺点。 排气系统设计: 有效的排气对于防止产品内部气泡、熔接痕、烧焦等缺陷至关重要。手册将讲解排气孔、排气槽的设计原则,包括其位置、尺寸、深度、数量的确定方法,并提供实际案例分析。 冷却系统设计: 冷却系统是影响注塑成型周期和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本书将深入探讨各种冷却方式(如直通式冷却、曲折式冷却、螺旋式冷却、点冷却、集成式冷却等),讲解冷却通道的设计原则,包括冷却管直径、间距、布局,以及如何通过模拟软件辅助优化冷却效果,实现均匀冷却和快速脱模。 推出系统设计: 推出系统负责将成型好的塑件从模具中取出,其设计直接关系到脱模的顺畅度和产品外观。手册将详细介绍各种推出元件(如推出杆、推出板、斜顶、司筒、扁顶、推板、脱料板等)的类型、结构特点、选型计算以及装配方法。同时,还将探讨二次推出、顶出感应等特殊情况的设计。 导向与定位系统设计: 导向柱、导向套、定位销、定位圈等定位元件确保了动模与定模在闭模过程中的精确对准,避免了模具的错位和损伤。本书将讲解不同类型定位元件的设计、选型和安装要点,强调其在保证模具精度和使用寿命中的作用。 锁模与支撑系统设计: 锁模系统确保模具在注射过程中保持紧密闭合,防止熔体飞溅。支撑系统则为模具提供稳定的支撑。手册将介绍导套、导柱、支撑柱、固定板、活动模板等组件的设计和选配,并强调其在承受注射压力、确保模具刚性方面的作用。 三、 特殊结构与先进技术 除了基础结构设计,本书还将触及一些特殊模具结构和先进的模具设计技术: 热流道模具设计: 详细介绍热流道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类型(如浇口形式、加热方式、控制方式)以及设计要点,包括流道尺寸计算、喷嘴选型、温控系统配置等,并分析其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材料、改善产品外观等方面的优势。 气辅与水辅模具设计: 介绍气体辅助注射成型(GAIM)和液体辅助注射成型(LAIM)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应的模具结构设计(如气体/液体通道、排气孔、气体/液体供应系统),并分析其在减轻产品重量、提高刚性、改善表面质量方面的应用。 镶件模具设计: 针对含有金属镶件或复杂嵌件的产品,讲解镶件的固定方式、精度要求、以及在模具结构中的布局和设计考虑。 多色/多料注塑模具设计: 介绍多腔、多色、多料(包胶)等复杂注塑成型所需的特殊模具结构,如转盘机构、分流器、组合浇口等。 模流分析软件的应用: 强调模流分析软件(如Moldflow, Moldex3D等)在预测填充、冷却、保压、翘曲变形等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指导读者如何利用模拟结果优化模具设计,缩短开发周期,减少试模次数。 CAD/CAM/CAE集成应用: 阐述三维CAD软件在模具三维建模、装配、拆图中的应用,以及CAM软件在模具加工路径生成中的作用,并结合CAE(如有限元分析)对模具结构进行强度、刚度和热应力分析。 四、 模具制造与质量控制 本书还将涵盖模具制造工艺、材料选择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模具材料选择: 详细介绍各种模具钢的性能特点、热处理工艺、表面处理技术(如氮化、镀铬、PVD涂层等),并根据不同的模具类型和应用场景给出选材建议。 模具加工工艺: 概述电火花加工(EDM)、数控铣削、磨削、抛光等常用模具制造工艺,介绍其适用范围、加工精度以及注意事项。 模具装配与调试: 讲解模具装配的流程、关键点以及常见的装配问题,并提供模具调试的步骤和方法,包括试模、参数调整、缺陷排除等。 模具质量控制: 介绍模具验收标准、检测方法以及日常维护保养的内容,确保模具长期稳定运行。 五、 案例分析与发展趋势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本书将通过大量实际的模具设计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涵盖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日用品、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每个案例都将从产品分析、模具结构设计、浇注系统设计、冷却系统设计、推出系统设计、特殊结构应用、模流分析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并提供相应的图纸和数据。 最后,手册还将展望注塑模具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例如智能化模具设计、3D打印模具、微注塑模具、高效节能模具等,引导读者关注行业前沿技术,提升自身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水平。 本书内容翔实,结构清晰,图文并茂,理论与实践兼顾,是注塑模具行业从业者提升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技术创新的宝贵参考资料。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这本《现代注塑模具设计实用技术手册(精)》,虽然我不是专业的模具工程师,但作为一名长期在生产一线摸爬滚打的工艺技术员,我对注塑成型以及模具方面的知识一直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过去,我接触到的资料大多零散且晦涩难懂,总感觉难以形成系统性的认知。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我尤其欣赏它在原理阐述上的深入浅出,没有过多华而不实的理论堆砌,而是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将复杂的概念一步步剖析清楚。例如,在讲述冷却系统设计时,书中不仅给出了各种冷却方式的优缺点,还结合了实际案例,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如何根据产品特点和模具结构来选择最优的冷却方案。这对于我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让我能更直观地理解为何要这样做,以及这样做会带来什么样的效果。书中的案例分析也十分到位,很多都是我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读完之后,茅塞顿开,很多困扰已久的问题似乎都有了解决的思路。它不像很多技术书籍那样,写完就束之高阁,这本书让我觉得,我可以真正地把它应用到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去指导我的实践,去优化我的工艺。

评分

我是一名刚入行不久的注塑模具设计新手,面对《现代注塑模具设计实用技术手册(精)》这样一本厚重的技术书籍,起初确实感到有些望而却步。但当我翻开第一页,就被书中清晰的逻辑结构和详细的图例所吸引。它不像我之前看过的其他资料那样,上来就讲各种高深的理论,而是从最基础的模具结构组成、零件功能开始讲起,一步步深入。我特别喜欢它对每一个模具组件的讲解,比如浇口、流道、排气、顶出等,都配有精美的三维图和剖面图,让我能清晰地看到它们在模具中的位置和作用。书中关于注塑成型工艺参数与模具设计的关联性分析也让我受益匪浅,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同样的模具在不同的工艺参数下会有不同的成型效果。这本书为我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模具设计知识框架,让我知道如何系统地思考和设计一个注塑模具。它就像是一本“武林秘籍”,让我一步步地掌握了摸索门径,并且提供了大量的“实战演练”案例,让我可以在理论学习的同时,也能进行有效的模拟和练习,为我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

作为一个对材料科学略有涉猎的机械设计爱好者,我对《现代注塑模具设计实用技术手册(精)》中的内容感到非常惊喜。虽然我并非直接从事模具开发,但深知模具设计与材料选择之间的紧密联系。书中关于不同塑料材料特性在注塑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如何根据材料选择合适的模具钢材和表面处理工艺,都写得非常细致。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应力分析和疲劳寿命预测的章节印象深刻,它提供了一种严谨的科学方法来评估模具的耐久性,这对于延长模具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至关重要。我一直觉得,很多模具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材料性能没有被充分理解和利用。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它不仅教你“怎么做”,更让你明白“为什么这么做”,这对于提升设计的深度和可靠性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模具结构优化和减重方面的探讨,这不仅关系到生产效率,也直接影响到产品的竞争力。它鼓励读者跳出传统思维定势,运用创新性的设计理念来解决问题,这对于激发设计灵感,提升整体设计水平非常有帮助。

评分

长期以来,我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一直感到在模具设计的理解上存在一些壁垒,很多时候即使产品设计完成,但考虑到模具的可行性和成本,也需要反复修改。这次有幸接触到《现代注塑模具设计实用技术手册(精)》,让我对模具设计有了全新的认识。《现代注塑模具设计实用技术手册(精)》在“设计”这个核心环节上,提供了一套非常系统且实用的方法论。我发现书中关于产品结构与模具结构之间相互影响的分析尤其具有启发性。例如,它详细阐述了如何从产品拔模斜度、圆角、壁厚均匀性等方面来考虑,以避免在模具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麻烦。书中对于浇注系统、排气系统、冷却系统以及顶出系统等关键部分的优化策略,提供了多种选择和权衡的思路,这让我能够更好地与模具工程师沟通,共同找到最适合产品特点的模具设计方案。此外,书中关于模具标准化设计和模块化设计的理念,对于提高设计效率和降低制造成本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一个优秀的产品设计,必须与一套高效、经济的模具设计相辅相成,才能真正实现价值。

评分

作为一名资深的模具制造工程师,我深知一套好的模具设计手册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制造成本的重要性。《现代注塑模具设计实用技术手册(精)》给我的感觉是,它不仅是写给设计者的,更是写给所有与模具相关从业人员的。书中关于模具加工工艺和质量控制的章节,为我们这些一线制造人员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指导。例如,对于某些复杂型腔的加工,书中提出的加工策略和刀具选择建议,能够极大地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减少返工率。此外,书中关于模具的装配和调试方面的讲解也非常详细,很多细节的处理,比如配合间隙的选取、关键部位的润滑等,都直接影响到模具的最终性能。我尤其欣赏它关于常见模具缺陷的分析和预防措施的介绍,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能够更早地预见和规避这些潜在的风险,从而保证模具的顺利交付和稳定运行。总而言之,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匠,用最朴实的话语,传递着最宝贵的制造智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