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文以中國曆史上南北朝時期北方東魏北齊(534~577年)佛教石造像及墓葬壁畫中的紋樣作為研究對象,由兩部分組成。
上編,“紋樣概要研究”。在收集材料的基礎上,通過考古學的類型學分析,對東魏北齊紋樣進行綜閤梳理,初步建立該時期紋樣的基本框架。並歸納齣此時期紋樣的大體特徵及東魏北齊境內各地區紋樣的特徵。
紋樣的盛衰及演變過程與當時信仰、意識形態以及曆史文化的變化有密切的關係。因此,在下編“重點紋樣研究”中,主要討論紋樣的宗教及社會含義。我們選擇三種較為流行的佛教紋樣,如寶塔紋、寶珠紋以及雙樹紋,從形製分析著手,顯示齣這些紋樣的時代、地區特徵。爾後運用圖像學及曆史社會學的方法,探討這些紋樣齣現的背景、含義、社會功能以及宗教藝術與墓葬藝術之間的互動等。
本文按文獻及實物的考證,認定這一時期流行的覆鉢頂單層寶塔紋很大程度上就是阿育王塔。而且論證東魏北齊境內阿育王塔的流行,與北齊皇室的轉輪聖王統治思想關係密切。這一時期寶珠紋的最大特點是將寶珠置於柱頭上,可以說是“珠柱”或“寶幢”。按佛經的記載,寶幢通常立於佛國淨土,所以它的盛行反映東魏北齊時期淨土信仰的發展情況。由於山水文化的發展,且在涅磐信仰的影響下,在定州地區雙樹紋很盛行。
作者簡介
蘇鉉淑,1964年生於韓國全州。1986年畢業於首爾西江大學曆史係。1999年畢業於梨花女子大學美術史係,獲文學碩士學位。2006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考古係,獲曆史學博士學位。1989年至2001年在《首爾新聞》當記者。現任梨花女子大學研究生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嚮為漢唐考古與美術史。曾發錶《東魏北齊寶塔紋研究》、《響堂石窟火焰寶珠紋研究》、《中國南北朝時代寶珠紋研究——以墓葬美術為中心》、《北響堂石窟北洞的轉輪聖王象徵》(後兩篇論文以韓文發錶)等論文。
目錄
引論
一研究對象和研究意義
二東魏北齊佛教石造像與壁畫墓的發現及研究
1. 佛教石造像的發現與研究狀況
2. 壁畫墓的發現與研究狀況
三關於研究方法
上編紋樣概要研究
第一章佛教造像
一鄴城地區
二太原地區
三青州地區
四定州地區
第二章壁畫墓
一墓道
二甬道
三墓室
下編重點紋樣研究-
第一章寶塔紋的形製特徵與含義
一南北朝晚期寶塔紋的形製特徵
1. 南朝(梁)
2. 北魏
3. 東魏北齊
4. 西魏北周
二(覆鉢頂)單層方塔的含義
1. 多寶塔
2. 阿育王塔
三寶塔紋的流行背景
1. 阿育王塔信仰與北齊皇室
2. 佛國土的象徵物
3. 佛捨利塔的禮拜與除諸障礙
四小結
第二章佛教藝術中的寶珠紋~以響堂石窟"珠柱"為中心
一北朝晚期諸石窟寶珠紋的形製特徵
1. 龍門、鞏縣石窟
2. 響堂石窟
3. 麥積山石窟、敦煌莫高窟
二響堂石窟寶珠紋的來源及含義
1. 在中國,"珠柱"的齣現
2. 作為淨土的象徵物寶幢"珠柱"
3. 阿育王柱和響堂石窟的"珠柱"
三小結
第三章樹木紋一以定州地區雙樹紋為中心
一“聖樹”的形式
1. 中原式聖樹
2. 芒果係聖樹
二南北朝時期樹木紋流行的情況及其背景
三從樹木紋到雙樹紋的轉化:“雙林”與淨土思想
五關於“龍樹”
第四章墓葬藝術中的寶珠紋
一 南北朝時期墓葬藝術中的寶珠紋
1.墓室壁畫(畫像磚)
2.墓碑與墓誌蓋
3.石棺與石棺床
二 寶珠作為日月與璧的代替物
1.日月
2.璧
三在墓葬藝術中寶珠紋流行的背景
1.佛教藝術的影響
2.寶珠的圓形化和中國內地鬍人的活動
四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精彩書摘
定州係佛教造像以麯陽黃山、嘉山之白玉石為材料雕刻,在北朝晚期,尤其東魏北齊佛教美術考古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定州係佛教造像”除當地之外還流布到周圍地方,從考古發掘情況看,主要分布於以定州為中心的華北平原北部及太行山東麓地區,南至河北臨漳,東自山東無棣,西及山西昔陽。
定州係白玉石佛教造像在清晚期已有零星發現,而20世紀初瑞典學者喜龍仁刊布瞭若乾像例。但從上世紀50年代麯陽修德寺址造像發現以來陸續齣土瞭許多同一風格造像,這點使我們能夠大緻瞭解東魏北齊定州係佛教造像的概貌。
1953年在河北麯陽修德寺址齣土瞭2200餘件造像及殘件,有紀年造像至少達247件,包括北魏、東魏、北齊、隋和唐5個朝代。包括北魏晚期17件,東魏40件,北齊101件,隋8l件,唐8件,東魏至北齊即北朝晚期的造像數量最多。此外,1978年在槁城縣賈同村建忠(中)寺遺址齣土瞭一批石造像,1994年在定州市發現6件石造像。
除定州地區之外,1979年在山西昔陽齣土瞭4件白玉石佛教造像,河北臨漳縣鄴城地區齣土瞭16件白玉石佛教造像及殘件,1983年在山東無棣縣發現7件白玉石造像。
前言/序言
蘇鉉淑於五年前由韓國首爾負笈北京,到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考古係研讀博士學位。所著《東魏北齊莊嚴紋樣研究》,是她以博士學位的論文為基礎,精心修潤而成,也是積五年的辛勞與汗水釀造的學術成果。
本部論文以佛教石造像及墓葬壁畫為中心,在對目前中國北方考古發現的東魏北齊佛教石造像標本,以及東魏北齊壁畫墓的考古發掘資料,進行全麵梳理的基礎上,結閤這一時期的佛教石窟寺遺存,以及中外博物館的有關藏品,進行瞭考古學的分區分期研究,初步建立瞭這一時期裝飾紋樣發展演變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礎上選取其中的典型紋樣,再進行深入探究。
東魏北齊時期,在中國古代文化史上,是一個充滿變革和創新的時代。在鮮卑族統治下,民族間和地域問,傳統的和新興的,中土的和西來的,文化交往錯縱復雜而且富於變化,在不斷的互動、碰撞和融閤中,孕育著更加宏麗的新文化。所以陳寅恪先生在考述隋唐製度淵源時,十分注重高齊一代,因其承襲元魏及所采用東晉南朝前半期文物製度,且容括魏晉以降保存於河西的文物製度。同時高齊除承襲元魏外,也還不斷吸收南朝的文化新風,且因其上層統治者的“鬍化”,又重新導人瞭自西域轉入的西來影響。
東魏北齊莊嚴紋樣研究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講解詳細。
評分
☆☆☆☆☆
講解詳細。
評分
☆☆☆☆☆
評分
☆☆☆☆☆
評分
☆☆☆☆☆
齣版社編輯的很一般,圖片太小,大都不算清晰。
評分
☆☆☆☆☆
紙張透亮的,影響閱讀。
評分
☆☆☆☆☆
評分
☆☆☆☆☆
紙張透亮的,影響閱讀。
評分
☆☆☆☆☆
書籍裝幀精美,將司空見慣的文字融入耳目一新的情感和理性化的秩序駕馭,從外錶到內文,從天頭到地腳,三百六十度的全方位滲透,從視覺效果到觸覺感受……始終追求“秩序之美”的設計理念把握,並能賦予讀者一種文字和形色之外的享受和滿足,開本大小很閤適,充滿活力的字體不僅根據書籍的體 裁、風格、特點而定.字體的排列,而且還讓讀者感受受第一瞬間刺激,而更可以長時間地品味個中意韻。從秩序有臻的理性結構中引伸齣更深層更廣瀚的知識源,創遊一番想像空間,排列也很準確,圖像選擇有規矩,構成格式、版麵排列、準確的圖像選擇、有規矩的構成格式、到位的色彩配置、個性化的紙張運用,毫厘不差的製作工藝……近似在演齣一部靜態的戲劇。插圖也十分好,書畫讓我覺得十分細膩具有收藏價值,書的圖形.包括插圖和圖案.有寫實的、有抽象的、還有寫意的。具備瞭科學性、準確性和感人的說明力,使讀者能夠意會到其中的含義.得到精神感受。封麵色設計雖然隻是書刊裝幀中的一部分但這個書設計彩鮮艷奪目、協調統一,設計齣來的畫麵,顯得比較豐富不會給人看一眼就産生沒有看頭的感覺,隻留下不可缺少的書名。 說明文(齣版意圖、叢書的目錄、作者簡 介)責任編輯、裝幀設計者名、書號定價等.有機地融入畫麵結構中.參與各種排 列組閤和分割.産生趣味新穎的形式.讓人感 到言有盡而意無窮。設計以及紙張很乾淨都是自己的美術設計,體鏇律,鋪墊節奏起伏,用知性去設置錶達全書內涵的各類要素有人說,讀者層次與素質不同.“陽春白雪,和者蓋寡”,影響發行量。那麼請看,甘肅的《讀者》發行至今,從未設計過這類低俗封麵,何以1991年發行150萬,1994年上升至390萬,雄居全國16開雜誌之首;餘鞦雨的《文化苦旅》、楊東平的《城市季風》都不是依靠封麵的廣告誘惑而令“洛陽紙貴”的。盡管它們的裝幀設計並不十分前衛和十分理想,但它們在流俗麵前的潔身自好是值得倡導的。還有一本被塵封20多年的學術著作《顧準文集》,封而極其樸素,齣版不久即在北京脫銷。由此可見,封麵的廣告作用不是左右發行量的唯一因素,內容的精萃纔是一本書的最齣色的廣告!作為一個從“皇帝的女兒不愁嫁”,“讀者買書是看內容不是看你的封麵!”等等歪麯書裝設計功能的壓力下掙紮過來的裝幀工作者,無論從專業上、理論上、感情上都無意貶低書裝設計的作用,而唯有更強烈的呼喚—本好書必須有一個好的裝幀設計!要尊重那些好書,善待那些好書,為它們創造齣獨特的有意味的書的藝術形象是我們的責任。 麯高未必和寡。沉淪汙濁爭相媚俗的封麵今天或許還有市場,明天就會被不斷提高審美情趣的人們所厭棄。正像近年來一些園林景區原有的熊貓垃圾桶被那些與環境和諧的樹根垃圾箱取代一樣。“聽音樂的耳朵是音樂創造的”,書籍藝術工作者的使命在於創造懂得欣賞美的大眾,使廣大讀者時時接觸情趣高超、形式優美的文化環境,使圖書市場逐步過渡成一個美育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