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
《博物学文化与编史(精)》是科学哲学、科学史 研究者刘华杰教授的一部讨论博物学文化与博物学编 史的文集,分三编共收录三十余篇文章。本书展示了 作者在新的科技与社会背景下深入思索历史、哲学与 文明形态,倡导在一阶和二阶层面同时恢复博物学。
探讨天人系统可持续共生的独特学术进路。
作者介绍
刘华杰,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教授,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博物学文化研究者。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曾获霍英东奖、人文杰出青年学者奖、中国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台湾吴大猷科普佳作银签奖。原来的兴趣在于非线性动力学的哲学、科学传播学和科学知识社会学(SSK),近年来倡导复兴博物学。
关联推荐
博物学是人类在宏观尺度上与大自然打交道、求得可持续生存的一门学问和技艺,涉及对大自然的观察、描述、分类、系统感知和利用。《博物学文化与编史(精)》是科学哲学、科学史研究者刘华杰教授的一部讨论博物学文化与博物学编史的文集,分三编收录三十余篇文章,内容包括博物学与生活世界、博物学编史纲领、博物致知、博物顺生、博物画的历史与地位、新博物学等。本书记录了作者在新的科技与社会背景下深入思索历史、哲学与文明形态,倡导在一阶和二阶层面同时恢复博物学,探讨天人系统可持续共生的独特学术进路。本书适合环境伦理学、保护生物学、自然教育、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环境史等领域的学者阅读。
目录
第一编 大自然的数学化、科学危机与博物学 博物学编史纲领 博物学论纲 《植物学》中的自然神学 科学话语权与环境问题 理解世界的博物学进路 自由意志、生活方式与博物学生存 天下尚俭,绿意自见 洛克与夏威夷檀香属植物的分类学史 博物画的历史与地位 第二编 新博物学 赋比兴作为认知手段 启动每个人的伦理判断 科学传播的先驱卢梭及其植物学传播 植物中为何左撇子很少? 被“劫持”的达尔文 在英格兰看鸟 植物的手性分类 博物学漫步 单一文化不利于人与自然的动态平衡 公众博物学:关于那些无用而美好的事物 纳博科夫的蝴蝶 第三编 触摸宝贝 灿烂的非主流经典 从图文博物书到环境保护 手性“新博物学”佳作 关于《诗经》的博物学 达尔文选择了博物学 植物学与哲学 为重写科学史寻找理论资源 怀特与塞耳彭博物志 林奈给大自然和博物学带来秩序 博物使生活有趣味 可以像卢梭一样喜欢植物 博物顺生 中国人开始了解约翰·雷 西方思想史中的自然观念 参考文献 附录1:刘兵:回归博物学 附录2:《博物学编史理论与方法》课程读物 附录3:刘华杰博物学文化相关论著列表
博物学文化与编史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