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准备好改变你对经济学的看法了吗?
纵观理查德?泰勒的职业生涯,我们发现他的研究始终围绕着一个激进的观点开展: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人,即拥有可预测行为且容易犯错的个体。在《“错误”的行为》一书中,泰勒讲述了他将经济学从高高在上的“象牙塔”带回现实的艰难之旅,其中的故事引人入胜,并且不乏诙谐幽默,彻底改变了我们对经济学、对自己以及对整个世界的看法。作者简介
理查德?泰勒(Richard H. Thaler)
1945年生,1974年毕业于罗彻斯特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执教于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是wei一出过5位诺奖得主的商学院,多次跻身世界商学院排名前三甲,着重理论研究、案例与实操课程),任金融和行为科学教授以及行为决策研究中心主任,同时在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NBER)主管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工作。
泰勒教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心理学、经济学等交叉学科,属于“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开疆拓荒者,被认为是现代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领域的先锋经济学家,并且在储蓄和投资行为研究具有很深的研究造诣。
2015年起,担任美国经济学学会主席。
与卡斯?桑斯坦(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曾任奥巴马政府信息与规制事务办公室主任)合著畅销书《助推》。
目录
引 言 / IX
第一部分 行为经济学的发轫:1970~1978 年
第1 章 经济人与非理性的人 / 003
第2 章 机会成本和禀赋效应 / 013
第3 章 非理性行为清单 / 023
第4 章 前景理论和价值函数 / 029
第5 章 加州圆梦之旅 / 041
第6 章 行为经济学面临的挑战 / 051
第二部分 心理账户:1979~1985 年
第7 章 这笔交易到底值不值? / 067
第8 章 沉没成本 / 075
第9 章 漏水的桶与财务预算 / 087
第10 章 扑克牌桌边的怪诞行为 / 093
第三部分 自我控制:1975~1988 年
第11 章 意志力和延迟消费 / 101
第12 章 计划者与行动者 / 115
插曲
第13 章 现实生活中的人类行为 / 131
第四部分 我与卡尼曼合作的时光:1984~1985 年
第14 章 怎样才算公平? / 143
第15 章 关于公平的博弈实验 / 157
第16 章 从代币实验到马克杯实验 / 165
第五部分 埋首于经济学研究的日子:1986~1994 年
第17 章 理性主义者与行为主义者的辩论 / 177
第18 章 股市、赛马与反常现象 / 189
第19 章 打造一个行为经济学家的明星团队 / 197
第20 章 狭窄框架与出租车司机的工作时间 / 207
第六部分 金融市场:1983~2003 年
第21 章 选美竞赛和股票投资 / 227
第22 章 股市反应过度了吗? / 239
第23 章 价值股比成长股的风险更大? / 249
第24 章 价格并不都是合理的 / 255
第25 章 动物精神和封闭式基金折价之谜 / 263
第26 章 果蝇、冰山和负股价 / 271
第七部分 助推计划:1995 年至今
第27 章 当法律遇上行为经济学 / 283
第28 章 挑选办公室的风波 / 299
第29 章 球队选秀与贝克尔猜想 / 307
第30 章 有奖竞猜类节目你该怎么玩? / 327
第八部分 让世界变得更美好:2004 年至今
第31 章 “为明天多储蓄”计划 / 341
第32 章 自由家长主义与助推策略 / 357
第33 章 助推人们做出正确的决策 / 365
结 语 / 383
致 谢 / 395
不得不说,这本《“错误”的行为》简直是我最近的“精神食粮”。我是一个喜欢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人,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这种好奇心。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他没有简单地批判,而是深入浅出地剖析了许多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忽视的“小错误”。举个例子,书中提到的一些沟通方式,我以前觉得很正常,但作者将其拆解后,我才发现原来其中隐藏着多少误会和摩擦的根源。他用了很多生动的案例,让我能够感同身受,仿佛就在身边发生一样。我尤其喜欢作者在分析问题时所展现出的那种抽丝剥茧的逻辑性,让人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进去。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进行一场思想上的探险,每一次翻页都可能发现新的大陆。我常常会被一些句子触动,然后停下来,把它们抄写下来,反复琢磨。它不是那种读完就丢的书,而是会让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时不时地回想起其中的某些观点,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我感觉自己的思维变得更加开阔了,看待问题也不再那么片面。
评分最近在朋友圈看到有人推荐这本书,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下来。说实话,刚开始读的时候,我还有点担心会过于理论化,难以理解。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深厚,他能用非常接地气的语言,讲述一些颇具深度的道理。我最喜欢的地方在于,他并没有把“错误”的行为定义为绝对的负面,而是探讨了它们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在特定情境下的意义。这种辩证的思维方式,让我对很多事情有了全新的认识。比如,书里提到的一些“固执”的表现,我们通常会认为是一种缺点,但作者却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了它可能是坚持和毅力的体现。这种“反常识”的解读,反而让我觉得更加深刻和有启发性。我还在继续阅读中,但已经迫不及待想要与大家分享我的初步感受。这绝对是一本能够让你在阅读中不断思考的书,它会挑战你固有的认知,让你看到世界更广阔的一面。
评分买这本书,纯粹是出于对书名“错误”的强烈好奇。我一直觉得,人生就像是在不断试错和修正的过程中前进的,所以“错误”的行为对我来说,并非全然负面的。而这本书,似乎就是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的。作者的写作风格相当洒脱,没有那种一本正经说教的感觉,而是更像一个经验丰富的长者,在与你娓娓道来,分享他的见解。他的一些观察入微的描述,让我觉得非常真实,仿佛作者就坐在我身边,和我一起讨论着生活中的种种。我特别欣赏他对于人性复杂性的洞察,他并没有把人简单地分为“对”与“错”,而是展现了人性的多面性。这种 nuanced 的视角,让我在读的时候,不自觉地对自己和他人都产生了更多的理解和包容。虽然我还在学习这本书中的很多内容,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已经在我心里播下了思考的种子,让我开始更加审慎地看待自己的一些行为,也更加理解他人的选择。
评分这本书我刚入手没多久,还在慢慢品读中。不过,光是翻阅目录和前言,就足以让人眼前一亮。作者的视角非常独特,似乎是在解构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正确”行为,然后层层剥离,展现出它们背后可能存在的“错误”根源。我特别喜欢他对于一些社会现象的犀利点评,有些观点简直让人醍醐灌顶,忍不住停下来反复思考。比如,关于“努力就能成功”这个普遍被接受的观念,作者似乎提供了一种更加 nuanced 的解读,让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往的努力是否方向正确,或者是否存在一些我未曾察觉的局限性。这种挑战固有思维的方式,虽然有时会让人感到一丝不安,但正是这种“不安”,才促使我们去探索更深层次的真相。我期待着在接下来的阅读中,能被作者引领着,去发现更多关于“错误”行为的有趣洞察,并且能够从中获得一些启发,重新审视自己在生活中的种种选择。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也相当简洁大气,符合我个人的审美偏好,印刷质量也很不错,拿在手里很有质感。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书,我相信它会给我带来不少惊喜。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能够“戳破”日常谎言,或者揭示我们习以为常的“真相”背后的本质的书籍情有独钟。而这本《“错误”的行为》,恰恰就是这样的存在。作者的文字如同手术刀般精准,他毫不留情地解剖了许多我们不愿面对,或者已经麻木的“错误”。我喜欢这种直接而坦诚的风格,它能够激发我内心深处的思考,让我去审视自己身上是否存在类似的“症结”。书中的很多观点,虽然初听可能有些刺耳,但细细品味,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它不是一本轻松愉快的读物,但它绝对是一本能够让你成长,让你变得更加清醒的书。我常常在阅读时,会不由自主地对照自身,反思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体验。我期待着在后续的阅读中,能够获得更多的“启示”,并且能够将这些“启示”转化为实际的行动,让自己的人生之路走得更加清晰和坚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