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公元1125年,曾叱詫濛古草原兩百餘年的契丹人驟然消失在中國大地上,不知所蹤。
在遙遠的中亞細亞,一個號稱眾汗之汗的“菊兒汗”橫空齣世。什麼人敢如此狂妄?
耶律大石,以其卓越的纔華,傳奇的經曆、驚人的魄力,締造瞭後契丹時代的驚天絕響!契丹遺民心中最後一點復國的希望被他點燃瞭。在耶律大石的旗幟下,他們穿越數韆裏的沙漠、戈壁,前往一片遙遠又陌生的土地,他們的命運將何去何從?
西遼帝國,這個由契丹餘烈西進中亞建立的王朝,上承迴鶻、高昌、喀喇汗,下接濛古帝國,其控製區域比起中原的金朝和南宋來更為龐大,對整個世界的影響更為深遠。
讓我們跟隨書中扣人心弦的講述,尋找那些遺失於中華,復蘇在中亞的華夏兒女!
內頁插圖
目錄
楔子
第一章 長春州:喪鍾敲響的地方
黑夜來訪的叛逃者
我是破遼鬼
史書記錯的狀元
南使射中瞭
紅袍加身
第二章 析津府:帝國的最後堡壘
上中下三道禦策
界河邊的較量
唇槍舌劍
空齣瞭皇帝寶座
大決戰的序麯
迎春門外
命運交匯之處
第三章 可敦城:浴火重生的起點
白璧之瑕
決裂
復國的乾鈞重擔
皇後城裏的演說
傳語林牙蕭太師
大石和大石國
第四章 葉密立:王朝肇建的根基
蘇丹歸來
一封迴顧往事的書信
獨眼龍傳說
眾汗之汗菊兒汗
不費分文的寶座
東徵復國
佛經中暗藏玄機
第五章 卡特萬:改變曆史的瞬間
一個狄納爾
導火索
用針來截斷毛發
峽榖裏的伏兵
長老王·約翰
二世瓶頸
第六章 河中府:大廈崩塌的開端
倒黴的招降使
花刺子模的崛起
葛邏祿問題
鐵腕太後
政變和迷局
帝國袍服上的綉花
地獄的支柱
第七章 起兒漫:終局的荒草殘垣
摩訶末的故事
第二個亞曆山大
最後一次狩獵
信仰的敵人
不嚮你們要彆的東西
百年名教垂
最後的契丹王朝
精彩書摘
有一個地名叫做“河中”。
顧名思義,所謂河中就是由幾條河流包夾起來的地方,中國有個河中,也就是今天的運城市,正好位於山西省的最西南端,西、南兩麵都是黃河,北麵有汾河流過,因此元朝初年定名為河中府。
從中國的河中府嚮西北方嚮劃一條直綫,將近四韆公裏以外的中亞細亞地區,也有一個河中。這個河中,西北麵是鹹海,注入鹹海的兩條大河——锡爾河和阿姆河——一北一南包夾齣瞭這個河中地區。非常湊巧的是,河中的中心城市撒馬爾罕,中國史書上或者音譯為“薩末犍”,或者純意譯,也稱它為“河中府”。
河中地區的地勢是東南高、西北低,範圍廣闊,一望無際,相當於現在的整個四川省那麼大。雖然沙漠、戈壁縱橫,但其間也星羅棋布著很多綠洲,加上可以挖渠引阿姆河、锡爾河水灌溉莊稼,因此自古以來農牧業就非常發達,物産豐富。
不僅僅如此,著名的絲綢之路從東歐、西亞接到波斯以後,就會分為三條綫路邐迤嚮東進入中國境內,其中北綫正經過河中府也就是撒馬爾罕,因此河中地區的商業也很發達,無數的駱駝、馬隊行進在戈壁和綠洲之間,把中國的絲綢、陶瓷等物産源源不斷運嚮西方。
農牧業發達、商賈輻湊,這河中地區真是一塊風水寶地。而正因為它的地理位置如此優越、經濟發展如此繁榮,周邊勢力莫不垂涎三尺,爭奪河中地區統治權的戰爭也時有爆發。古代史上,東西方的文化在這裏交匯,在這裏碰撞,東西方的軍隊在這裏展開一場又一場激烈的決戰。
讓我們的思緒溯著曆史長河蜿蜒而上,把目光移嚮大約一韆年前的撒馬爾罕吧。撒馬爾罕北麵是澤拉夫尚河,渡過河去是一片廣袤的平原,被稱為卡特萬草原,在公元1141年,也就是迴曆的五百三十六年,這裏曾經發生過一場改變河中地區歸屬,甚至影響到整個中亞細亞和西亞細亞命運的大決戰。
根據波斯史料記載,戰鬥發生在薩法爾月的第五天,換算為公曆就是9月9日。這一天,當熾烈的陽光普照大地的時候,兩支大軍旌旗蔽天、盔甲耀日,浩浩蕩蕩地分彆從東、南兩個方嚮進入瞭這個名叫卡特萬的戰場。
當然,那時候沒有人會想到,河中地區的統治權能夠在一天之內就得以確定,而整個中亞和西亞的局勢,也將由這一仗來做徹底的顛覆。
以撒馬爾罕為大本營,渡過澤拉夫尚河,從南麵進入戰場的是一支聯軍,包括來自呼羅珊、西吉斯坦、伽茲納、馬贊德蘭和古爾等地的國王們所統率的部隊,總數超過10萬。
上述地區大緻位於裏海、成海和印度河之間,包括今天伊朗、土庫曼斯坦和阿富汗的大部分領土,幾乎和14年前滅亡的中國北宋王朝(亡於1127年)差不多大。然而,這些占據中亞要衝、波斯故地的國王們卻都不能完全獨立地決定自己的命運,從很多年以前,他們就被迫低下高貴的頭顱,匍匐在一個人腳前,而此人就是這次戰爭的召集者、這場決戰的指揮者——塞爾柱蘇丹桑賈爾。
塞爾柱王朝,或者翻譯為塞爾柱剋王朝,乃是由突厥種的土庫曼人在公元1040年,也就是在卡特萬大戰的101年前創建的大帝國,疆域全盛時期東起河中地區,西到小亞細亞半島,北接黑海,南抵印度洋,包括今天土耳其、敘利亞、伊拉剋、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以及除哈薩剋斯坦外的中亞五國的絕大部分領土,有現在大半個中國大。
考慮到當時中國的南北分裂,北方的遼朝,南方的北宋王朝,都比不上塞爾柱王朝的疆域來得遼闊,可以說,塞爾柱王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
王朝君主的名號是“蘇丹”,這個名詞齣自阿拉伯語,本義為權柄,引申義為“攝政王”或者“世俗之主”,乃是當塞爾柱人殺進巴格達,控製瞭伊斯蘭世界政教閤一的最高君主——哈裏發——以後,由阿拔斯王朝的哈裏發嘎義木所封賜。此後伊斯蘭世界就有瞭兩位君主,即名義上的、精神上的教主——阿拔斯王朝哈裏發,以及真正握有實權的皇帝——塞爾柱王朝蘇丹。
桑賈爾是塞爾柱王朝的第六位蘇丹,當他的父親、蘇丹馬裏剋·沙於1092年去世以後,同族爭權,帝國曾一度陷入混亂,最終擔任呼羅珊總督的桑賈爾從兄弟之中脫穎而齣,1117年登上至尊之位。隨即在桑賈爾如同烈火疾風一般的統一攻勢麵前,西方的同族藩王們紛紛承認瞭他的宗主地位,東方各王國也陸續拜服在他腳下——桑賈爾基本上完成瞭帝國的中興,因為他是皇帝,是王中之王,因此也被冠以塞爾柱大君的名號。
把視綫重新拉迴卡特萬戰場,大君桑賈爾此次召集瞭麾下幾乎所有東方諸侯,聚集瞭十萬雄師殺入河中,原本的目的是為瞭救援西喀喇汗國。西喀喇汗國也是塞爾柱王朝的附庸,其君主馬閤木汗數年前就曾經寫信給桑賈爾,說:“有一支異教徒的軍隊突然從東方侵入我的國土,穆斯林遇上瞭前所未有的災難,請求您盡速趕來救援。”於是,在穩定瞭帝國西部局勢,騰齣手來以後,桑賈爾立刻召集大軍,浩浩蕩蕩嚮東開進。據說僅僅整閤和檢閱這些部隊,他就花費瞭整整六個月的時間。
其實大君桑賈爾並沒有把什麼“來自東方的異教徒的軍隊”放在眼裏,況且據馬閤木汗後來的匯報,那些“異教徒”在取得瞭一定優勢以後就退兵瞭,似乎並沒有繼續西進的意圖。桑賈爾真正的目的是討伐在西喀喇汗國內造反作亂的葛邏祿人,同時威懾河中以西叛服不定的花刺子模國,以徹底穩定帝國東部的局勢。
然而,最終他還是當麵撞上瞭那些“異教徒”,因為“異教徒”首領竟敢藐視塞爾柱大君的權威,跳齣來為葛邏祿人撐腰。於是在馬閤木汗的引導下,聯軍如同潮水一般開嚮河中地區的中心城市撒馬爾罕,並決定在撒馬爾罕北方的卡特萬草原消滅敵軍。
塞爾柱軍隊武器鋒利、鎧甲厚密,人人都抱有必勝的信心。眾所周知,聯軍中無論波斯人、突厥人還是阿拉伯人,個個都是天生的勇士,而上述這些民族此時所占據的地區,也都是世界上最精良的武器産地。世界三大名刃中最負盛名也最精美的“大馬士革刃”,其主要産地不在敘利亞的大馬士革,而是在波斯的呼羅珊,也就是大君桑賈爾的根據地;武器的原料則大部分來自印度河流域,也就是當時塞爾柱的附庸古爾王國境內。同時將原料産地和製作地囊括為一的塞爾柱,士兵們的武器裝備還能差嗎?
況且,根據哨探所報,“異教徒”軍隊的數量也不如塞爾柱聯軍,最多隻有三分之二強,也就是七萬人。在大君桑賈爾看來,這次遠徵是勝利在握,毫無懸念的。
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桑賈爾很可能並不瞭解那支“異教徒”軍隊究竟來自何方,他們的機構組織、指揮模式、武器裝備究竟達到何種程度,他們嚮西挺進(被馬閤木汗驚呼為“穆斯林遇上瞭前所未有的災難”)的真實目的究竟是什麼。在麵對一個自己並不瞭解的敵手的時候,真的有誰可以拍著胸脯自稱“必勝”嗎?
就在聯軍開入戰場的同時,“異教徒”軍隊也在東方齣現瞭。那也是一支聯閤部隊,包括他們前幾年徵服瞭的東喀喇汗國的軍隊,包括剛歸附的葛邏祿人,也包括一些不知民族的“異教徒”戰士。這些“異教徒”穿戴著形狀奇特的盔甲,手持無論在波斯、伊拉剋還是印度都見不到的樣式古怪的兵器,就連他們旗幟上的文字也是非常奇特的,筆畫獨立,很少彎麯和黏結,遠遠望去就像是一個又一個的方塊。
隨著雙方陣列的排開,蘇丹桑賈爾的身影佇立在西方,而“異教徒”的首領也終於齣現瞭。那個首領冠著一個在中亞細亞常見的稱號“汗”,隻不過既不是東喀喇汗國的“阿兒斯蘭汗”,也不是西哈喇汗國的“桃花石汗”,而是異常狂妄的“菊兒汗”(也寫作“古爾汗”)。“菊爾汗”的意思是眾汗之汗,是統領眾王(汗)的皇帝。在大君桑賈爾刀劍所及之處,又怎能容忍他人自稱皇帝呢?
然而,桑賈爾並不知道,這位“菊兒汗”其實正有一個用方塊字寫成的名號——“天祐皇帝”,他是來自極東至海之處的中國人。此次引導桑賈爾齣兵卡特萬草原的西喀喇汗國,君主的世襲稱號桃花石汗(“桃花石”即指中國)也可以翻譯為“東方和中國之王”。但是這個中國之王是假的,今天桑賈爾將要麵對一個真正來自中國的皇帝。
那麼,這個來自中國的天祐皇帝、“菊兒汗”,究竟是何許人也?他來自中國哪一個地方,又齣身於哪一個民族呢?是什麼促使他韆裏遠徵,來到中亞細亞,並企圖染指富庶的河中地區?兩虎相爭,最終誰勝誰負,誰將真正成為河中地區的統治者呢?想要解開這種種謎團,先要從30前的一幕講起……
前言/序言
西遼帝國傳奇(彩圖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對西遼有瞭全麵的認識
評分
☆☆☆☆☆
這也是一個與我們有著韆絲萬縷聯係的帝國,希望進一步瞭解
評分
☆☆☆☆☆
普及讀物,隨便看看,長點見識,看點故事,笑看曆史
評分
☆☆☆☆☆
公k元j11o25年,曾叱詫濛古草D原兩D百餘年的契丹人驟然消失在中TUW國大地上,不知所蹤。
評分
☆☆☆☆☆
這套書都買瞭,圖文並茂,值得一讀。女真、契丹、西夏、鮮卑、匈奴、西遼、柔然,這七大帝國今何在呢?在漫漫曆史長河中,哪麼強大輝煌的民族帝國都融入到今天偉大的中華民族中,永遠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可歌可泣!
評分
☆☆☆☆☆
西遼(1131年~1211年)是中國古代契丹族建立的國傢。亦稱黑契丹,哈剌契丹。由遼朝大將耶律大石在金朝滅遼後,率部駐紮濛古國北部的可敦城,於西北召集殘部建立。另有“西北遼”的史稱。後來擴張到中亞,首都虎思斡耳朵,一時成為中亞強國,統治中亞94年。1218年被成吉思汗的濛古帝國滅亡。公元907年,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稱“天皇帝”,916年3月17日,耶律阿保機登基稱“大聖大明天皇帝”,國號“契丹”。916年改元神冊,改渤海國為東丹國,立其長子耶律倍為東丹王,後為遼的藩屬。918年定都臨潢府(今內濛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羅城)。936年南下中原,攻滅五代後晉後改國號為“大遼。史學界對“契丹”的含義最廣為接受的說法是鑌鐵或刀劍之意。而後來改國名為“遼”也是“鐵”的意思,同時“遼”也是契丹人發祥地遼水的名字,以示不忘本之意。又契丹與南方的中原諸政權長期對峙,而自稱“北朝”,而稱中原王朝為“南朝”。
評分
☆☆☆☆☆
好評!
評分
☆☆☆☆☆
東西不錯,信賴京東!
評分
☆☆☆☆☆
遼在與中原和西部各國的交往中,融匯眾長,卓有成效地促進瞭契丹政治、經濟和文化各個方麵的迅速發展。遼在較短的時間內從部落氏族社會過渡形成中央集權製度社會,並在嚮封建社會躍進的同時統治瞭中國北部,密切瞭各族人民之間的聯係,為中國北部社會發展和民族融閤作齣瞭貢獻。西遼帝國的建立,結束瞭西域各國內部紛爭不已和各國之間相互侵襲的局麵;大一統的齣現,使社會秩序比其前其後的朝代都為安定。西遼王朝統治者以儒傢思想作為指導,對人民“輕搖薄賦”;對屬國屬部“柔遠懷來,羈縻安撫”;對宗教信仰“循俗寬容”。因此,當地比較緊張的階級關係、民族關係、宗教關係都有所緩和,形成瞭一種比較安寜、寬鬆的社會政治環境。在建築和造型藝術方麵,受漢文化的影響尤為明顯。除巴拉沙袞外,在斯萊堅卡鎮附近、在列彆季諾夫卡鎮地區、在亞曆山大古城也發現瞭哈剌契丹居民點的遺址。它們在建築裝飾方麵,總的說來廣泛地錶現齣漢藝術和漢文化的影響。它在這裏已同中亞文化融閤。無論漢族匠人,還是當地建築工匠,都首先利用瞭漢人的建築技術和材料——瓦、泥塑、火炕式的取暖係統。在亞曆山大古城發現瞭有代錶性的遠東建築材料;方磚、灰色的半圓瓦。在這裏還發現瞭瓦當。在瓦當上有圖案,中央坐著的是佛,四周是菩薩。哈刺契丹修建的廟宇,用漢人風格的繪畫作為裝飾,有富麗堂皇的塑像。在巴拉沙袞發現瞭石佛像的斷塊,其身軀比人略高。還發現一尊站在金颱座上的佛像,其身後的石闆上是光輪和菩薩。除去一些石像斷塊外,還有許多保存完好的泥塑像斷塊:帶有衣服皺摺的軀乾、在藝術處理上很有特色的頭發。無論是神的外貌,還是其周圍的陪襯物——保衛佛的神獸、簷、蓮花的形狀,都錶明這些塑像不僅源於漢藝術的原型,而且也源於古印度古典藝術的優秀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