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注解傷寒論》為成氏研究《傷寒論》的代錶作,全書共分十捲,二十二篇。捲一,為辨脈法、平脈法兩篇;捲二,為傷寒例、辨痙濕暍病脈證並治、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捲三、四,為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下;捲五,辨陽明病脈證並治與辨少陽病脈證並治;捲六,注辨太陰病脈證並治、辨少陰病脈證並治、辨厥陰病脈證並治;捲七,辨霍亂病脈證並治、辨陰陽易差後勞復病脈證並治、辨不可發汗病脈證並治、辨可發汗病脈證並治;捲八,為辨發汗後病脈證並治、辨不可吐、辨可吐;捲九,辨不可下病脈證並治、辨可下病脈證並治;捲十,為辨發汗吐下後病脈證並治。
該書不僅是首次全麵注解《傷寒論》的著作,其所采用的“以經釋論、以論證經”的研究方法,也堪為後世以經釋論的典範。書中將《內經》、《難經》的理論與《傷寒論》有機結閤,三者相得益彰,使《傷寒論》一次從義理上獲得全麵的解釋。同時,《傷寒論》與《內經》、 《難經》一脈相承的關係得以昭示,又具有探本尋源之功。
《注解傷寒論》引經據典,旁牽眾說,深得傷寒之旨,成為瞭研讀《傷寒論》的重要讀本。
作者簡介
成無己,宋金時聊攝(今山東陽榖縣)人,生卒年月不詳,約生於宋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靖康後,聊攝歸金,遂為金人,及至金貞元四年,尚在人世。
成氏生於醫學世傢,精於醫理,擅於臨證,對《傷寒論》的研究更是造詣頗深。著有《注解傷寒論、《傷寒明理論》四捲(其中《傷寒明理藥方論》一捲)。成氏以經釋論,以論證經,是注解《傷寒論》的第一傢,也是傷寒學派的代錶人物。
內頁插圖
目錄
刻傷寒論序
注解傷寒論序
傷寒卒病論集
圖解運氣圖
注解傷寒論 捲一
辨脈法 第一
平脈法 第二
注解傷寒論 捲二
傷寒例 第三
辨痘濕喝脈證 第四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上 第五
注解傷寒論 捲三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 第六
注解傷寒論 捲四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第七
注解傷寒論 捲五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第八
辨少陽病脈證並治 第九
注解傷寒論 捲六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 第十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法 第十一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 第十二
注解傷寒論 捲七
辨霍亂病脈證並治 第十三
辨陰陽易差後勞復病脈證並治 第十四
辨不可發汗病脈證並治 第十五
辨可發汗病脈證並治 第十六
注解傷寒論 捲八
辨發汗後病脈證並治 第十七
辨不可吐 第十八
辨可吐 第十九
注解傷寒論 捲九
辨不可下病脈證並治 第二十
辨可下病脈證並治 第二十一
注解傷寒論 捲十
辨發汗吐下後病脈證並治 第二十三
附錄一
傷寒論序
附錄二
宋代刻印傷寒論敕文
精彩書摘
脈來大而盛,聚而沉,謂之翕奄沉,正如轉珠之狀也。沉為髒氣,故日純陰;翕為腑氣,故日正陽。滑者,陰陽氣不為偏勝也。關尺自平,陽明脈微沉者,當陽部見陰脈,則陰偏勝而陽不足也。陽明胃脈,胃中陰多,故食飲自可。少陰脈微滑者,當陰部見陽脈,則陽偏勝而陰不足也。以陽湊陰分,故日陰實。股與陰,少陰之部也。今陽熱湊陰,必熏發津液,泄達於外,股內汗齣,而陰下濕也。
問日:曾為人所難。緊脈從何而來?師日:假令亡汗、若吐,以肺裏寒。故令脈緊也。假令咳者。坐飲冷水,故令脈緊也。假令下利。以胃中虛冷,故令脈緊也。
《金匱要略》日:寒令脈急。經日:諸緊為寒。
寸口衛氣盛。名日高。
高者,暴狂而肥。《內經》日:陰不勝其陽,則脈流薄疾並乃狂。衛為陽氣,衛盛而暴狂者,陰不勝陽也。 《針經》日: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毛,肥腠理,司開闔者也。衛氣盛,為肥者,氣盛於外也。
榮氣盛,名日章。
章者,暴澤而光。榮者,血也,榮華於身者也。榮盛故身暴光澤也。
前言/序言
學苑齣版社已將影宋本《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清代禦醫薛福長批閱句讀)刊行於世,今又將《傷寒論注十人書》齣版,此實為中醫學界之興事也。餘不纔,曾在北京中醫藥大學傷寒論教研室任教二十餘年,從事中醫臨床四十餘年,對醫聖之書略曉一二,受益頗多。值此之際,不揣冒昧,贅言幾句,與同道共勉。
《尚書》言:伏羲、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餘謂《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東漢末年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言醫之大道也。後世學者將此三書尊為中醫學之經典,崇仲景謂醫聖,恰當至極也。仲景在其大論中,創六經辨證之法,將疾病係統化分類定位:總攝八綱,寓衛氣營血及髒腑經絡辨證之端倪以定性;撰用《黃帝內經》之理、《神農本草經》之藥用,集中醫理法方藥之大成,開中醫辨證論治之先河。大論中有方百一十三首(佚一方,實存百一十二首),劑型上有湯、丸、散等之分,方藥上有隨證加減變化之異,兼詳明煎服方法及治禁,實為方書之祖。
注解傷寒論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非常喜歡,謝謝瞭
評分
☆☆☆☆☆
我開始抓著頭發算我的安全期,迴想我上迴月事來的時間,卻一時之間記不起來,是十二日?還是二十二日
評分
☆☆☆☆☆
經典吧。。慢慢存貨。。慢慢學。。慢慢看。。快遞挺快。。
評分
☆☆☆☆☆
還不錯哈,省的去書店找瞭~送人的。。。
評分
☆☆☆☆☆
今天剛剛拿到書,這本(:..漢1.漢):..張仲景1.張仲景寫的注解傷寒論很不錯,注解傷寒論為成氏研究傷寒論的代錶作,全書共分十捲,二十二篇。捲一,為辨脈法、平脈法兩篇捲二,為傷寒例、辨痙濕暍病脈證並治、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捲三、四,為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下捲五,辨陽明病脈證並治與辨少陽病脈證並治捲六,注辨太陰病脈證並治、辨少陰病脈證並治、辨厥陰病脈證並治捲七,辨霍亂病脈證並治、辨陰陽易差後勞復病脈證並治、辨不可發汗病脈證並治、辨可發汗病脈證並治捲八,為辨發汗後病脈證並治、辨不可吐、辨可吐捲九,辨不可下病脈證並治、辨可下病脈證並治捲十,為辨發汗吐下後病脈證並治。該書不僅是首次全麵注解傷寒論的著作,其所采用的以經釋論、以論證經的研究方法,也堪為後世以經釋論的典範。書中將內經、難經的理論與傷寒論有機結閤,三者相得益彰,使傷寒論第一次從義理上獲得全麵的解釋。同時,傷寒論與內經、難經一脈相承的關係得以昭示,又具有探本尋源之功。注解傷寒論引經據典,旁牽眾說,深得傷寒之旨,成為瞭研讀傷寒論的重要讀本。學苑社已將影宋本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清代禦醫薛福長批閱句讀)刊行於世,今又將傷寒論注十人書,此實為中醫學界之興事也。餘不纔,曾在北京中醫藥大學傷寒論教研室任教二十餘年,從事中醫臨床四十餘年,對醫聖之書略曉一二,受益頗多。值此之際,不揣冒昧,贅言幾句,與同道共勉。尚書言伏羲、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餘謂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東漢末年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言醫之大道也。後世學者將此三書尊為中醫學之經典,崇仲景謂醫聖,恰當至極也。仲景在其大論中,創六經辨證之法,將疾病係統化分類定位總攝八綱,寓衛氣營血及髒腑經絡辨證之端倪以定性撰用黃帝內經之理、神農本草經之藥用,集中醫理法方藥之大成,開中醫辨證論治之先河。大論中有方百一十三首(佚一方,實存百一十二首),劑型上有湯、丸、散等之分,方藥上有隨證加減變化之異,兼詳明煎服方法及治禁,實為方書之祖。脈來大而盛,聚而沉,謂之翕奄沉,正如轉珠之狀也。沉為髒氣,故日純陰翕為腑氣,故日正陽。滑者,陰陽氣不為偏勝也。關尺自平,陽明脈微沉者,當陽部見陰脈,則陰偏勝而陽不足也。陽明胃脈,胃中陰多,故食飲自可。少陰脈微滑者,當陰部見陽脈,則陽偏勝而陰不足也。以陽湊陰分,故日陰實。股與陰,少陰之部也。今陽熱湊陰,必熏發津液,泄達於外,股內汗齣,而陰下濕也。問日曾為人所難。緊脈從何而來師日假令亡汗、若吐,以肺裏寒。故令脈緊也。假令咳者。坐飲冷水,故令脈緊也。假令下利。以胃中虛冷,故令脈緊也。金匱要略日寒令脈急。經日諸緊為寒。寸口衛氣盛。名日高。高者,暴狂而肥
評分
☆☆☆☆☆
發過來的貨有點髒,其他還可以,書的內容還是不錯的。
評分
☆☆☆☆☆
這種充電寶是針對蘋果手機打造,可以直接安裝在蘋果手機上使用,但隻適用於蘋果手機,用戶選擇性相對較小。
評分
☆☆☆☆☆
還不錯哈,省的去書店找瞭~送人的。。。
評分
☆☆☆☆☆
很值得收藏的一本經典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