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針灸大成對明以後針灸學的發展産生瞭十分深遠的影響,成為針灸臨床的必讀之書,在當今仍不失為一部具有啓發實用作用的臨床針灸參考書。且有圖錶140餘幅,十分方便讀者理解、記憶。本次整理采取精良的版本,書前增加導讀,書末附有穴名索引,便於讀者查閱。本書為針灸專業人員的必讀之書,可供中醫臨床各科醫生研讀,也可供針灸愛好者學習之用。
內容簡介
本書由明代楊繼洲原著、靳賢補輯重編,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刊行。共10捲。所述內容十分廣泛,首論《內經》、《難經》中有關針灸的論述,其次有針灸歌賦選、經絡腧穴、刺法針法、灸法、針灸證治、楊繼洲醫案和小兒按摩法。由於作者是經驗豐富的中醫針灸臨床傢,使得本書具有鮮明的臨床實用特徵,其間不乏作者的精闢論述,對明以後針灸學的發展産生瞭十分深遠的影響,成為針灸臨床的必讀之書,在當今仍不失為一部具有啓發實用作用的臨床針灸參考書。且有圖錶140餘幅,十分方便讀者理解、記憶。本次整理采取精良的版本,書前增加導讀,書末附有穴名索引,便於讀者查閱。本書為針灸專業人員的必讀之書,可供中醫臨床各科醫生研讀,也可供針灸愛好者學習之用。
目錄
仰人周身總穴圖
伏人周身總穴圖
捲之一
針道源流
針灸直指《素問》
針灸方宜始論以下至刺法論俱《素問》
刺熱論
刺瘧論
刺咳論
刺腰痛論
奇病論
刺要論
刺齊論
刺誌論
長刺節論
皮部論
經絡論
骨空論
刺水熱穴論
調經論
繆刺論
經刺論
巨刺論
手足陰陽流注論
衛氣行論
診要經終論
刺禁論
五奪不可瀉
四季不可刺
死期不可刺
刺法論
五刺應五髒論
九刺應九變論
十二刺應十二經論
手足陰陽經脈刺論
標本論
刺王公布衣
刺常人黑白肥瘦
刺壯士
刺嬰兒
人身左右上下虛實不同刺
難經《難經本義》
捲之二
周身經穴賦《醫經小學》
百癥賦《聚英》
標幽賦楊氏注解
席弘賦《針灸大全》
金針賦楊氏注解
玉龍賦《聚英》
通玄指要賦楊氏注解
靈光賦《針灸大全》
蘭江賦楊氏集
流注指微賦竇氏
捲之三
五運主病歌《醫經小學》
六氣為病歌
百穴法歌《神應經》
十二經脈歌《聚英》
玉龍歌楊氏注解
勝玉歌楊氏
雜病穴法歌《醫學入門》
雜病十一穴歌《聚英》
長桑君天星秘訣歌以下《乾坤生意》
馬丹陽天星十二穴治雜病歌
四總穴歌《聚英》
肘後歌《聚英》
迴陽九針歌
針內障秘歌楊氏
針內障要歌楊氏
補瀉雪心歌以下俱《聚英》
行針總要歌
行針指要歌
刺法啓玄歌六言
針法歌
策楊氏考捲
諸傢得失策以下俱楊氏
頭不多灸策
穴有奇正策
針有淺深策
捲之四
仰人腹穴尺寸圖以下俱《醫統》
伏人背穴尺寸圖
背部穴俞歌《醫統》
腹部中穴歌
頭部
背部
腹部
中指同身寸圖
《素問》九針論
九針式
九針圖
製針法
煮針法
暖針
火針
溫針
治摺針法
《內經》補瀉《素問》
《難經》補瀉《難經本義》
《神應經》補瀉《本經》
瀉訣直說
補訣直說
南豐李氏補瀉《醫學入門》
四明高氏補瀉《聚英》
呼吸
神針八法
三衢楊氏補瀉《玄機秘要》
生成數《聚英》
經絡迎隨設為問答楊氏
禁針穴歌以下俱《醫統》
禁灸穴歌
太乙九宮圖
太乙歌
九宮尻神禁忌圖
九部人神禁忌歌
捲之五
十二經井穴圖楊氏
井滎輸原經閤歌《醫組學》
井滎輸原經閤橫圖《聚英》
徐氏子午流注逐日按時定穴歌徐氏
十二經納天乾歌以下俱徐氏
十二經納地支歌
腳不過膝手不過肘歌
流注圖
論子午流注法徐氏
流注開闔《醫學入門》
流注時日
髒腑井滎輸經閤主治《聚英》
十二經是動所生病補瀉迎隨以下俱《聚英》
十二經之原歌
十二經病井滎輸經閤補虛瀉實
十二經氣血多少歌
十二經治癥主客原絡圖楊氏
靈龜取法飛騰針圖徐氏
九宮圖
八法歌
八法交會八脈
八法交會歌
八法交會八穴歌
八脈配八卦歌
八穴配閤歌
刺法啓玄歌五言
八法五虎建元日時歌
八法逐日乾支歌
八法臨時乾支歌
推定六十甲子日時穴開圖例
八脈圖並治癥穴徐氏楊氏
八法手訣歌《聚英》
捲之六
五髒六腑圖以下俱楊氏集
髒腑十二經穴起止歌
肺髒圖
手太陰肺經
手太陰肺經穴歌《醫學入門》
考正穴法
大腸腑圖
手陽明大腸經
手陽明大腸經穴歌
考正穴法
胃腑圖
足陽明胃經
足陽明胃經穴歌
考正穴法
脾髒圖
足太陰脾經
足太陰脾經穴歌
考正穴法
心髒圖
手少陰心經
手少陰心經穴歌
考正穴法
小腸腑圖
手太陽小腸經
手太陽小腸經穴歌
考正穴法
膀胱腑圖
足太陽膀胱經
足太陽膀胱經穴歌
考正穴法
腎髒圖
足少陰腎經
足少陰腎經穴歌
考正穴法
捲之七
仰人經穴圖
伏人經穴圖
十四經脈長短尺寸
手厥陰心包絡經以下至督脈圖俱楊氏集
心包絡圖
手厥陰心包絡經穴歌
考正穴法
手少陽三焦經
三焦腑圖
手少陽三焦經穴歌
考正穴法
膽腑圖
足少陽膽經
足少陽膽經穴歌
考正穴法
肝髒圖
足厥陰肝經
足厥陰肝經穴歌
考正穴法
任脈圖
任脈經穴歌
考正穴法
督脈圖
督脈經穴歌
考正穴法
督任要穴圖楊氏
奇經八脈歌《醫經小學》
奇經八脈《節要》
十五絡脈歌《醫經小學》
十五絡脈穴辨《醫統》
十五絡脈《節要》
十二經筋《節要》
五髒募穴《聚英》
五髒俞穴
八會
看部取穴
治病要穴《醫學入門》
經外奇穴楊氏
穴同名異類以下俱《聚英》
名同穴異類
捲之八
穴法圖以下至瘡毒門俱《神應經》
諸風門
傷寒門
痰喘咳嗽門
諸般積聚門
腹痛脹滿門
心脾胃門
心邪癲狂門
霍亂門
瘧疾門
腫脹門附:紅疸、黃疸
汗門
痹厥門
腸痔大便門
陰疝小便門
頭麵門
咽喉門
耳目門
鼻口門
胸背脅門
手足腰腋門
婦人門
小兒門
瘡毒門
續增治法徐氏《聚英》《乾坤生意》
中風論徐氏書
初中風急救針法《乾坤生意》
中風癱瘓針灸秘訣
治虛損五勞七傷緊要灸穴
傷寒《聚英》
雜病
捲之九
治癥總要楊氏
東垣針法以下俱《聚英》
名醫治法《聚英》
瘡毒
喉痹
淋閉
眼目
損傷
針邪秘要楊氏
孫真人針十三鬼穴歌
捷要灸法《醫學入門》
崔氏取四花穴法崔氏
取膏肓穴法《醫學入門》
騎竹馬灸穴法楊氏
灸勞穴法《聚英》
取腎俞法
取灸心氣法以下俱楊氏集
取灸痔漏法
灸小腸疝氣穴法
灸腸風下血法
灸結胸傷寒法
灸陰毒結胸
雷火針法
蒸臍治病法
相天時
《韆金》灸法
《寶鑒》發灸法
艾葉《醫統》
艾灸補瀉
艾柱大小
點艾火
壯數多少
灸法
炷火先後
灸寒熱
灸瘡要發
貼灸瘡
灸瘡膏法
洗灸瘡
灸後調攝法
附楊氏醫案楊氏
捲之十
保嬰神術《按摩經》
要穴圖下至諸癥治法俱《按摩經》
手法歌
觀形察色法
論色歌
認筋法歌
麵部五位歌
命門部位歌
陽掌圖各穴手法仙訣
陰掌圖各穴手法仙訣
小兒
戒逆針灸
三關圖
六筋圖
掌紋鬥肘圖
腳穴圖
初生調護
麵色圖歌
察色驗病生死訣
內八段錦
外八段錦
入門歌
三關
要訣
手法治病訣
手訣
六筋
手麵圖
掐足訣
治小兒諸驚推揉等法
補遺
諸穴治法
病癥死生歌
辨三關
嬰童雜癥
診脈歌
識病歌
諸癥治法
陳氏經脈辨色歌
論虛實二證歌
五言歌
附辯《醫統》
請益新增
穴名索引
精彩書摘
口訣燒山火,能除寒,三進一退熱湧湧,鼻吸氣一口,嗬五口。
燒山之火能除寒,一退三飛病自安,始是五分終一寸,三番齣入慢提看。
凡用針之時,須撚運人五分之中,行九陽之數,其一寸者,即先淺後深也。若得氣,便行運針之道。運者男左女右,漸漸運人一寸之內,三齣三入,慢提緊按,若覺針頭沉緊,其針插之時,熱氣復生,冷氣自除;未效,依前再施也。
四肢似水最難禁,憎寒不住便來臨,醫師運起燒山火,患人時下得安寜。
口訣透天涼,能除熱,三退一進冷冰冰,口吸氣一口,鼻齣五口。
凡用針時,進一寸內,行六陰之數,其五分者,即先深後淺也。若得氣,便退而伸之,退至五分之中,三入三齣,緊提慢按,覺針頭沉緊,徐徐舉之,則涼氣自生,熱病自除;如不效,依前法再施。
一身渾似火來燒,不住時時熱上潮,若能加入清涼法,須臾熱毒自然消。
口訣陽中隱陰,能治先寒後熱,淺而深。
陽中隱個陰,先寒後熱人,五分陽九數,一寸六陰行。
凡用針之時,先運人五分,乃行九陽之數,如覺微熱,便運一寸之內,卻行六陰之數以得氣。此乃陽中隱陰,可治先寒後熱之癥,先補後瀉也。
先寒後熱身如瘧,醫師不曉實和弱,叮嚀針要陰陽刺,祛除寒熱免災惡。
口訣陰中隱陽,能治先熱後寒,深而淺。
凡用針之時,先運一寸,乃行六陰之數,如覺病微涼,即退至五分之中,卻行九陽之數,以得氣。此乃陰中隱陽,可治先熱後寒之癥,先瀉後補也。
先熱後寒如瘧疾,先陰後陽號通天,針師運起雲雨澤,榮衛調和病自痊。
補者直須熱至,瀉者直待寒侵,猶如搓綫,慢慢轉針,法在淺則當淺,法在深則當深,二者不可兼而紊亂也。
口訣留氣法,能破氣,伸九提六。
留氣運針先七分,純陽得氣十分深,伸時用九提時六,癥瘕消溶氣塊勻。
凡用針之時,先運人七分之中,行純陽之數,若得氣,便深刺一寸中,微伸提之,卻退至原處;若未得氣,依前法再行,可治癥瘕氣塊之疾。
痃癖癥瘕疾宜休,卻在醫師誌意求,指頭手法為留氣,身除疾痛再無憂。
口訣運氣法,能瀉,先直後臥。
運氣用純陰,氣來便倒針,令人吸五口,疼痛病除根。
凡用針之時,先行純陰之數,若覺針下氣滿,便倒其針,令患人吸氣五口,使針力至病所。此乃運氣之法,可治疼痛之病。
運氣行針好用工,遍身疼痛忽無蹤,此法密傳堪濟世,論金宜值萬韆鍾。
口訣提氣法,提氣從陰微撚提,冷麻之癥一時除。
凡用針之時,先從陰數,以覺氣至,微撚輕提其針,使針下經絡氣聚,可治冷麻之癥。 提氣從陰六數同,堪除頑痹有奇功,欲知奧妙先師訣,取次機關一掌中。
口訣中氣法,能除積,先直後臥,瀉之。
凡用針之時,先行運氣之法,或陽或陰,便臥其針,嚮外至痛疼,立起其針,不與內氣迴也。 中氣須知運氣同,一般造化兩般功,手中運氣叮嚀使,妙理玄機起疲癃。
若關節阻澀,氣不通者,以龍虎大段之法,通經接氣,驅而運之,仍以循攝切摩,無不應矣。又按捫摩屈伸,導引之法而行。
口訣蒼龍擺尾手法,補。
蒼龍擺尾行關節,迴撥將針慢慢扶,一似江中船上舵,周身遍體氣流普。
或用補法而就得氣,則純補;補法而未得氣,則用瀉,此亦人之活變也。
凡欲下針之時,飛氣至關節去處,便使迴撥者,將針慢慢扶之,如船之舵,左右隨其氣而撥之,其氣自然交感,左右慢慢撥動,周身遍體,奪流不失其所矣。
蒼龍擺尾氣交流,氣血奪來遍體周,任君體有韆般癥,一插須交疾病休。
口訣赤鳳搖頭手法,瀉。
凡下針得氣,如要使之上,須關其下,要下須關其下,連連進針,從辰至已,退針;從已至午,撥左而左點,撥右而右點,其實隻在左右動,似手搖鈴,退方進圓,兼之左右搖而振之。
……
前言/序言
中醫藥學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生命科學,是科學與人文融閤得比較好的學科,在人纔培養方麵,隻要遵循中醫藥學自身發展的規律,隻要把中醫理論知識的深厚積澱與臨床經驗的活用有機的結閤起來,就能培養齣優秀的中醫臨床人纔。
近百餘年西學東漸,再加上當今市場經濟價值取嚮的作用,使得一些中醫師診治疾病,常以西藥打頭陣,中藥作陪襯,不論病情是否需要,一概是中藥加西藥。更有甚者不切脈、不辨證,凡遇炎癥均以解毒消炎處理,如此失去瞭中醫理論對診療實踐的指導,則不可能培養齣閤格的中醫臨床人纔。
對此,中醫學界許多有識之士頗感憂慮而痛心疾首。中醫中藥人纔的培養,從國傢社會的需求齣發,應該在多種模式多個層麵展開。當務之急是創造良好的育人環境。要倡導求真求異,學術民主的學風。國傢中醫藥管理局設立瞭培育名醫的研修項目,首先是參師襄診,拜名師製訂好讀書計劃,因人因材施教,務求實效。論其共性則需重視“悟性”的提高,醫理與易理相通,重視易經相關理論的學習;還有文獻學、邏輯學,生命科學原理與生物信息學等知識的學習運用。“悟性”主要體現在聯係臨床,提高思想思考思辯的能力,破解疑難病例獲取療效。再者是熟讀一本臨證案頭書,研修項目精選的書目可以任選,作為讀經典醫籍研修晉階保底的基本功。第二是診療環境,我建議城市與鄉村、醫院與診所、病房與門診可以兼顧,總以多臨證多研討為主。若參師三五位以上,年診韆例以上,必有上乘學問。第三是求真務實,“讀經典做臨床”關鍵在“做”字上苦下功夫,敢於置疑而後驗證、詮釋進而創新,詮證創新自然寓於繼承之中。
中醫治學當溯本求源,古為今用,繼承是基礎,創新是歸宿,認真繼承中醫經典理論與臨床診療經驗,做到中醫不能丟,進而纔是中醫現代化的實施。厚積薄發、厚今薄古為治學常理。所謂勤求古訓、融匯新知,即是運用科學的臨床思維方法,將理論與實踐緊密聯係,以顯著的療效、詮釋、求證前賢的理論,寓繼承之中求創新發展,從理論層麵闡發古人前賢之未備,以推進中醫學科的進步。
綜觀古往今來賢哲名醫均是熟諳經典,勤於臨證,發遑古義,創立新說者。通常所言的“學術思想”應是高層次的成就,是鍥而不捨長期堅持“讀經典做臨床”在取得若乾鮮活的診療經驗的基礎上,應是學術閃光點凝聚提煉齣的精華。筆者以弘揚中醫學學科的學術思想為己任而決不敢言自己有什麼學術思想,因為學術思想一定要具備有創新思維與創新成果,當然是在繼承為基礎上的創新;學術思想必有理論內涵指導臨床實踐,能以提高防治水平;再者學術思想不應是一病一證一法一方的診治經驗與心得體會。如金元大傢劉完素著有《素問玄機原病式》,自述“法之與術,悉齣《內經》之玄機”,於刻苦鑽研運氣學說之後,倡“六氣皆從火化”,闡發火熱病證脈治,創立髒腑六氣病機、玄府氣液理論。其學術思想至今仍能指導溫熱、瘟疫的防治。非典型傳染性肺炎(SAP,S)流行時,運用玄府氣液理論分析證候病機,確立治則治法,遣藥組方獲取療效,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造福群眾。
毋庸置疑劉完素是“讀經典做臨床”的楷模,而學習曆史,凡成中醫大傢名師者基本如此,即使當今名醫具有卓越學術思想者,亦無例外,因為經典醫籍所提供的科學原理至今仍是維護健康防治疾病的準則,至今仍葆其青春,因此“讀經典做臨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值得指齣,培養臨床中堅骨乾人纔,造就學科領軍人物是當務之急。在需要強化“讀經典做臨床”的同時,以唯物主義史觀學習易經易道易圖,與文、史、哲,邏輯學交叉滲透融閤,提高“悟性”指導診療工作。麵對新世紀東學西漸是另一股潮流,國外學者研究老聃、孔丘、硃熹、瀋括之學,以應對技術高速發展與理論相對滯後的矛盾日趨突齣的現狀。譬如老聃是中國宇宙論的開拓者,惠施則注重宇宙中一般事物的觀察。他解釋宇宙為總包一切之“大一”與極微無內之“小一”構成,大而無外小而無內,大一寓有小一,小一中又涵有大一,兩者相兼容而為用。如此見解不僅對中醫學術研究具有指導作用,對宏觀生物學與分子生物學的鏈接,納入到係統復雜科學的領域至關重要。近日有學者撰文討論自我感受的主觀癥狀對醫學的貢獻和醫師參照的意義;有學者從分子水平尋求直接調節整體功能的物質,而突破靶細胞的發病機製;有醫生運用助陽化氣,通利小便的方藥能同時改善胃腸癥狀治療幽門螺杆菌引起的胃炎,還有醫生使用中成藥治療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運用非綫性方法,優化觀察指標,不把增生前列腺的直徑作為惟一的“ 金”指標,用綜閤量錶評價療效而獲得認許,這就是中醫的思維,要堅定地走中國人自己的路。
人民衛生齣版社為瞭落實國傢中醫藥管理局設立的培育名醫的研修項目,先從研修項目中精選20種古典醫籍予以齣版,餘下50餘種陸續刊行,為我們學習提供瞭便利條件,隻要我們“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就會學有所得、學有所長、學有所進、學有所成。治經典之學要落腳臨床,實實在在去“做”,切忌坐而論道,應端正學風,尊重參師,教學相長,使自己成為中醫界骨乾人纔。名醫不是自封的,需要同行認可,而社會認可更為重要。讓我們互相勉勵,為中國中醫名醫戰略實施取得實效多做有益的工作。
王永光 2005年7月5日
中醫臨床必讀叢書·針灸大成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