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1.艺术家蔡国强深入阐释其艺术观及对中国现实诸多问题的认识。围绕“农民达芬奇”展览,艺术家敞开心扉,对中国农民对于现代化的贡献、农民的现实处境、中国的高速发展所隐含的种种危机,以及艺术家自身的独特创作观念,畅所欲言,其中许多问题艺术家都是首次公开发表见解。
2.“农民达芬奇”展览筹备过程全记录。2010年5月至7月,在上海世博会全面展示城市美好生活的当时当地,蔡国强举办“农民达芬奇”展览,将中国农民自力更生发明创造的飞机、飞碟、潜艇、赛车等搬进美术馆展出,并将现场展示制作“机器人”“航空母舰”的过程。为筹备展览,艺术家走访了八个省市的九位农民发明家,行程近九千公里,本书记录下艺术家一行下乡工程的点点滴滴,从中可以看到展览是如何从最初的想法一步步得以实现的。
内容简介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大脚印”,国庆60周年庆典的“和平鸽”和“网幕烟花”,这些充满创意与童真的大型焰火作品,无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少为人知的是,这些作品全都出自同一位艺术家之手——蔡国强。
告别这些诞生于大城市的“官方作品”,蔡国强将目光投向农村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当城市人被永不满足的物质所累之时,生活在大地上的农民,却把双手伸向了创造个人梦想的自由天地,这个颇具讽刺意义的现实,给艺术家极大触动。2010年5月,在上海世博会全面展示城市美好生活的当时当地,蔡国强举办“农民达芬奇”展览,将农民自力更生发明制作的飞碟、飞机、潜艇等搬进美术馆展出,并将于现场制作机器人、“航空母舰”等。
为此次展览,艺术家创作了三句口号,从不同角度概括展览的意义:
“不知如何降下”——表达对于中国社会高速发展之下的思考与担忧。
“重要的不在飞起来”——是对我们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反思,重要的不是飞得越高、越快、越好。
“农民,让城市更美好”——在以“城市”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的背景下,通过这个展览不仅讨论农民对于现代化的贡献,以及农民的现实处境等当今最为重要的社会议题,通过展示独立在集体意志和行为外的个体农民的创造力,以及一个个鲜活生命的感人故事,更可以看到一个民族追求公平民主社会的希望。
作者简介
王寅
诗人,《南方周末》文化记者。著有《王寅诗选》、随笔集《刺破梦境》、艺术家访谈录《艺术不是惟一的方式》等。
内页插图
目录
序言
说说我和《农民达芬奇》…蔡国强
现场
寻访农民达芬奇
1 吴玉禄
2 陶相礼
3 杜文达
4 王强
5 曹正书
6 李玉明
7 熊天华
8 徐斌
9 吴书仔
访谈
蔡国强:我在做什么
附录
寻访农民发明家下乡日记
中国农民生生不息的好奇心…张鸣
我们的梦想能飞多高?…卢跃刚
后记
今年的油菜花和往年多么不同
精彩书摘
现场
寻访农民达芬奇
“我是拉洋车的机器人,吴玉禄是我爹,我拉我爹去上街,谢谢。”蔡国强一坐上农民吴玉禄制造的机器人拉车,机器人就一边拉车前进,一边摇头晃脑地满嘴吆喝,吴玉禄亲口录制的这几句话通过扩音器反复播放,把蔡国强逗得前仰后合。
3月4日,蔡国强开始了对农民发明家的寻访,第一站就是北京通州马务村农民吴玉禄家。吴玉禄是著名的农民发明家,创造了包括机器人在内的诸多发明。蔡国强不仅邀请吴玉禄全家参加《农民达芬奇》的展览,现场制作并表演他们的机器人,还委托他特别制作了几位典型的现代艺术家动作的机器人:跳墙的伊夫·克莱因、抱狼的波依斯、甩颜料的波拉克等。
从3月4日开始的10天时间里,蔡国强的寻访从北京出发,行经江苏、安徽、四川、湖北、广东、福建、浙江、江西8个省,几乎每天换一个城市,从飘雪的北京,来到温暖如春的广东东莞,行程将近9000公里,绕了半个中国,先后寻访了9位农民。我作为随行记者同行,记录下了旅途中的点点滴滴。
前言/序言
异想天开:蔡国强与农民达芬奇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2、简策
评分
☆☆☆☆☆
6、平版印刷
评分
☆☆☆☆☆
6、平版印刷
评分
☆☆☆☆☆
公元11世纪40年代,中国在世界上最早产生活字印刷术,并逐渐向世界各国传播。东到朝鲜、日本,南到东南亚各国,西经中近东到欧洲各国,促进了书籍的生产和人类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公元14世纪,中国发明套版彩印。15世纪中叶,德国人J.谷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活字印刷术加快了书籍的生产进程,为欧洲国家所普遍采用。15~16世纪,制造了一种经济、美观、便于携带的书籍;荷兰的埃尔塞维尔公司印制了袖珍本的书籍。从15~18世纪初,中国编纂、缮写和出版了卷帙浩繁的百科全书性质和丛书性质的出版物── 《永乐大典》、 《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
评分
☆☆☆☆☆
发展历史
评分
☆☆☆☆☆
偶像偶像,够长了没有?
评分
☆☆☆☆☆
公元前 2世纪,中国已出现用植物纤维制成的纸,如1957年在西安出土的灞桥纸。东汉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加以改进制成蔡侯纸(公元105)之后,纸张便成为书籍的主要材料,纸的卷轴逐渐代替了竹木书、帛书(缣书)。中国最早发明并实际运用木刻印刷术。公元 7世纪初期,中国已经使用雕刻木版来印刷书籍。在印刷术发明以前,中国书籍的形式主要是卷轴。公元10世纪,中国出现册叶形式的书籍 ,并且逐步代替卷轴,成为目前世界各国书籍的共同形式。
评分
☆☆☆☆☆
评分
☆☆☆☆☆
中国最早的书籍,出现于商代,是用竹子和木头做的。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人们已经普遍用竹木简做书籍。春秋战国时期还出现过写在丝织上的书--“帛书”,帛书比竹木简书轻便,而且易于书写,不过丝织品价格昂贵 ,所以帛书的数量远比竹木简书为少。东汉又出现了纸书,纸书轻便、易于书写,价格比较便宜,深受人们欢迎。以后纸书便逐渐流传开来,到了晋朝,纸书完全取代了竹木简书和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