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健康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教育部令第13号)的要求,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上海教育出版社组织全国部分专家、教授以及近百所高校的一线教师精心编写并出版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系列教材”。本套教材在编写原则上,首先,适当考虑到各艺术门类知识的完整性,将各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经典作品按其内在的逻辑架构反映出来,做到整体结构科学合理;其次:充分考虑非艺术专业学生的接受能力,编写深入浅出、点到即止,力求做到专业知识通俗化,以“完全不懂艺术的学生也能步入艺术宫殿”为目标,充分做到有广度、有深度、有难度、进退有度。再次,各分册都配有完备的电脑教学课件,以供教师授课之用。本套教材适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包括高职高专等)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除本科、专科、高职高专院校外,还适用于所有的文、理、工、农、医等专业的学生,并可作为广大社会读者提高文化艺术修养的普及读物。
内容简介
《DV制作》是一本写给大学生看的教材,专业的艺术品位是它追求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在选片上。《DV制作》所分析的DV作品,必须是获得过国际国内大奖、并能接受时间检验的作品,以此保证《DV制作》的专家性。其次,在对创作方向的把握上。鉴于目前DV创作中的混乱现象,《DV制作》倡导一种积极健康的格调。其三,实践为先。《DV制作》是一本指导实践的书,每一章节的作者,大都有实践创作的经历,他们把自己创作智慧融入到《DV制作》中,通过实践者的体会来谈创作,创作不再是干巴巴的教条,而是生动的血肉,希望这些智慧之火能够点燃读者的创作激情,为他们迈向成功之路抛砖引玉。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认识DV
第一节 DV——影像革命时代的新媒介
一、DV是什么
二、DV带给我们什么
第二节 DV参数详解
一、感光元件
二、像素与线数
三、高清技术
四、存储介质
五、变焦镜头
六、手动功能
第三节 DV、HDV、DVCAM、DVCPRo简要介绍
一、DV
二、HDV
三、DVCAM
四、DVCPRO
第四节 DV机器的保养
一、摄像机的保养
二、锂电池的保养
三、磁头的保养
第二章 DV的拍摄
第一节 摄像
一、摄像镜头焦距的选择
二、摄像对焦技巧
三、摄像光圈设置技巧
四、摄像景深控制方法
五、合理选择摄像曝光模式
六、合理设置摄像白平衡
七、光圈快门的搭配控制
八、摄像角度的选择
第二节 录音
一、基本录音原理
二、DV制作中的录音工艺
三、声音的录制
四、设备控制
第三节 机器控制
一、摄像姿势的选择
二、手持摄像机的方法
三、三脚架的使用方法
四、移动设备的使用
第三章 DV的采集和编辑
第一节 DV的采集
一、硬件要求
二、视频采集注意事项
三、软件选择
四、视频音频主要格式
五、影音文件的基本参数
第二节 DV编辑
一、Premiere Pro CS3简介
二、Premiere Pro独有功能
三、Premiere Pro基本功能
四、捕获DV视频
五、剪辑素材
六、添加视频转场特效
七、添加视频滤镜特效
八、添加字幕
九、添加音频特效及配音
十、输出作品
十一、输出其他格式的视频
第四章 视听语言基础
第一节 视觉语言——画面
一、镜头的景别
二、镜头的角度
三、镜头的运动
四、镜头的用光
五、镜头的色彩
第二节 听觉语言——声音
一、声音的听觉特性
二、影视声音语言的发展
三、影视声音的类型与功能
四、影视声音设计及创作流程
第三节 声画关系
一、声画合一
二、声画分立
三、DV声画关系的处理技巧
第四节 蒙太奇与长镜头
一、蒙太奇及蒙太奇理论
二、长镜头及场面调度
第五章 DV纪录片创作
第一节 创作观念
一、DV纪录片观念的来源:从真理电影到直接电影
二、目前DV创作中存在的误区
第二节 创意与初稿
一、DV纪录片的创意
二、DV纪录片的策划
三、DV纪录片的剧本撰写
第三节 前期拍摄
一、素材的选取
二、拍摄的角度
三、采访
第四节 DV纪录片剪辑
一、看素材做场记
二、纸上剪辑,搭建结构
三、剪辑台上的创作
第六章 DV剧情片创作
第一节 编剧
一、创意方法
二、剧本写作的过程
第二节 前期拍摄
一、导演的职责
二、导演与演员
三、导演与摄影
第三节 剧情片剪辑
一、画面剪辑
二、声音剪辑
三、常用的剪辑手法
第四节 剧情片的合成
一、音乐
二、音效
三、字幕
四、片头包装
五、视觉特效
六、色彩校正
七、成片
参考文献
附录
精彩书摘
早期用作感光元件的CMOS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损失图像和噪点偏多等,因此它一直多用于低档数码相机、手机图像传感器及摄像头中。但随着科技进步,重新开发的高档CMOS传感器性能与早期和普通CMOS传感器相比,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用在DV上的新CMOS感光元件,在效果对比上,完全不输给采用CCD的感光元件,甚至还有超越。传统CMOS的每个像素都需要单独搭配一个“放大器”,这样就会带来两个问题:第一,在每个像素中“放大器”都要占用一定面积,这部分面积不能感光,从而直接导致了图像的损失;另外,要让每个“放大器”的放大效果保持均衡很困难,这样也会增加噪点。现在看来,在这两个问题上,索尼公司制造的CMOS已经在工艺上和数码摄像机的影像处理技术上找到了一些有效的改进方法。
前言/序言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系列教材:DV制作(附DVD光盘1张)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