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一手好文章,从小早培养,妈妈是孩子最好的作文老师。
新浪亲子、新浪少儿强力推荐。
五年级的时候,鲁鲁写作文,题目是《我的朋友》,老师说最好写自己熟悉的小朋友。写谁呢?他把身边的小朋友都数了一遍,一个都不想写,觉得没意思。
我说,那你编一个人来写吧。他怕通不过,说老师要求写身边的人。我说老师又不知道你身边到底有没有这个人,写得好就会受表扬,写不好,就算写的是身边的人,照样通不过
“嗯!”他一下兴奋起来,也许想到居然能在老师眼皮底下耍个花招,就忍不住要大展一下身手。“好!编一个!他眼睛大大的,像张飞一样。他的脸很黑,像张飞一样。他一急就‘呀呀呀呀’头上都在冒火——像张飞一样!”我们俩同时说出最后一句“像张飞一样”,忍不住哈哈大笑。
他刚读了《三国演义》,对张飞印象太深。我说,就写这个人吧,多生动。
他敲定了人物姓名,又接着编人物性格,为了把性格写得更丰满,还编了几个故事。其实,这几个故事都是发生在他同学身上的真实故事,但他把它们安排在这个虚构的张顺明身上,倒也有鼻子有眼的,题目就叫《我的好友张顺明》。
那篇作文虽然很幼稚,但很有趣。不管是外貌还是性格,还是他所写的那几件事,都让我联想到他身边的小朋友,虽然是编的,但又很真实。我告诉他,把这个张顺明一直写下去,一定是个很有意思的文章,甚至于可以称为小说。这就是创作的开始了!
内容简介
《好妈妈教出好作文:著名作家鲁稚这样教孩子写作文》视角独特,思想富于智慧,语言独具功力,亲切而不琐碎,现实而不落俗套。书中除了对写作文进行指导,更融合了作者一贯的教育理念,既是一本作文指导书,又是一本家庭教育参考书。
如何写好作文,是每个学龄期孩子都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家长往往对此感到束手无策。更让家长们困惑的是,在应试作文“框框”的约束下,孩子怎样才能既写好作文,又能保有写作热情和创作能力呢?
著名作家、心理励志和教育专家鲁稚,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写作心得以及指导儿子写作文的丰富经验,既照顾到应试作文的需要,又注重保护真正的创作热情,对孩子写作文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和困扰进行了深入剖析和指导。
作者简介
鲁稚,著名作家、心理励志和教育专家,新浪亲子频道、新浪少儿频道特聘专家。 出版十余部专著,多部作品在中国大陆及港台地区、加拿大、韩国、新加坡等地畅销。其中,《平凡的孩子也有春天》、《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名列著名门户网站家教畅销书榜,繁体版已在台湾出版。《让孩子心灵强大》名列当当网畅销书榜前茅,并成为新一代父母喜爱的家教书。
李鲁,鲁稚之子,现就读于北京市某重点中学初中二年级。作文曾获得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春蕾杯”征文优秀奖,并有多篇作品发表在《小爱迪生》、《小学生故事与作文》、《中学生博览》、《少年儿童研究》等杂志。
内页插图
目录
自序:创作的作文和应试的作文
第一部分 写作是表达的需要
第一章 有思想的好作文
既要谦虚,又要高傲
文字的光辉源于心灵
有思想才有好文章
有思想的孩子,无思想的作文
自己感动,才能让别人感动
第二章 作文是一项创造
作文是一项技术,也是一项创造
写作的真谛就是真诚
常识比权威更可靠
细节来自趣味
自信才能有个性
呵护孩子自身的创造力
第三章 给孩子写作的自由
忠于自己,还是忠于要求
与其投人所好,不如坚持自己
两种文风,两种人生
写作是自由的事
写作等于练气功
把日记和作文分开
尊重孩子的觉醒
第四章 让孩子写出内心世界
写出内心真正的东西
写作揭示心灵的秘密
从自身的经历去感悟
“有意义”的谎言
真实和虚构
跳出“新八股”
为菜单谱曲
第二部分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第一章 作文源于生活
作文是生命的记录
每天都是新鲜的
给孩子一个表现的平台
让孩子有自己的时间
生活是微妙的
狭隘的生活,狭隘的作文
第二章 教孩子感受生活
让孩子参与大人的事
客厅和饭桌是最好的课堂
真诚才有感染力
在娱乐中学习
不要低估孩子的潜能
与其走马观花,不如细细品味
第三部分 写作的一般技巧
第一章 什么才是好作文
作家教不好作文
什么样的作文是好作文
表达什么和怎样表达
作文的潜规则
从作文到创作
作文班让孩子失去个性
第二章 写好作文的窍门
吃蛋糕作文法
观察要细致,写作要精练
如何显得“不一般”
写作文从说作文开始
写作像说话一样自然
理清思路,化整为零
选材的眼光
重视日积月累
学会使用资料
养成分段的习惯
第三章 写作文的误区
先发现优点,再改正缺点
为什么结不好尾
不要急于纠正错别字
不要太注重书面整洁
允许孩子写废话
不要让想象力钝化
质比量重要
第四章 把评判变成交流
把评判变成交流
给孩子贴上积极的标签
不要替孩子谦虚
对孩子有客观的认识
自己选择,自己负责
努力就能达成目标
不要把孩子当病人
我不是一个人在教育——父亲给儿子的信
第四部分 阅读没有标准方式
第一章 阅读是一件愉快的
阅读是一种缘分
如何让孩子喜欢阅读
让阅读成为愉快的事
看课外书是否影响学习
作文书,可看可不看
与孩子分享而不是强制
怎样写读后感
第二章 读什么样的书
读书不在多,关键要思考
阅读并非海绵吸水
根深才能叶茂
越大的境界,越不纯洁
那些烧焦的书和我的阅读
让语文学习更富有挑战性
给孩子买书读
一切存在的,都是有用的
第三章 阅读中的注意事项
不要过早读名著
不要神化经典
读书最好读原著
不要机械背古诗
阅读没有标准方式
允许孩子囫囵吞枣
后记:“发现”胜于“操纵”
精彩书摘
这是鲁鲁五年级上学期的期中考试作文。
刚考完试那天,我问过他作文题目是什么,他不说。后来开家长会时,发了各科试卷,我才看到了。但我只看了一遍,不敢再读,怕眼泪当场掉下来。随后校长在广播里讲的什么,我都没听见,一直在想这几天的事。鲁鲁说:“每当我考试没考好的时候,妈妈都会来鼓励我。每当我伤心的时候,妈妈都会来安慰我。”可就是这次考试,他考得不太好,我还狠狠地责备了他,以至于那天早晨他一路哭到学校。我心里很内疚。很多事我明知道该怎么做,还是忍不住,做不好。看了儿子的作文,深知我的修养是很不够的,我并不是个好妈妈。
可他却把最好最好的赞美都给了我,把最深的爱、最深的理解都给了我。原以为很多事情他并不在意,其实他都记着,并且记得清清楚楚。
这篇作文,不知道感动了多少人!我曾把它放在博客里,有不少父母留言,既感动,又羡慕;我曾把它发到一个教育论坛,有不少网友跟帖,对孩子发出由衷的赞叹;我那本《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编辑将这篇作文放在了封底最醒目的位置,它再一次成为打动人的亮点。
但是,这篇作文,在当时,并没有得到满分。满分是40分,他只得了38分,在班上也不算高。可见,在老师心目中,它并不是一篇好作文。但为什么一篇在老师看来不算好的作文,却感动了无数的父母?不是因为技巧,而是因为心!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没有人能够估量,作为父母,对孩子的爱到底有多深。尽管付出并不是为了回报,但我们仍然希望孩子能够理解,希望自己的心血没有白费,希望我们的爱能得到回应。我们从心底里其实都希望听到一声:“你为我付出了这么多,我要谢谢你,妈妈!”只要孩子知道了我们的付出,一切就都满足了。
然而现实当中,能把这句简单的话说出口的孩子并不多。也许是没有想到,他们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也许是羞于启齿,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类似的表达原本就很少,难以形成习惯。
但文字,恰恰在这样的当口发挥了作用,闪现了光辉。鲁鲁用他的作文喊出来了:“你为我付出了这么多,我要谢谢你,妈妈!”这正是千千万万父母想听而听不到的话!
文字,是表达心灵最恰当的工具,它可以将平时那些难以说出口的情感和思想,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
写作文,其实就是用文字表达,而文字的感染力,最终并不取决于技巧,而是自己的心。我想,让鲁鲁写一篇歌颂祖国的作文,无论他怎么写,一定不会比歌颂妈妈更加动人,因为他对妈妈的爱,一定是超越其他所有对象的。
所以,学写作文,其实不是从字、词、句入手,而是从思维和人格开始。
前言/序言
作为应试的作文,绝不会公开宣称“我是应试的”,就像坏人不会宣称自己是坏人一样。倒不是因为他刻意隐瞒,而是他往往从内心里就非常真诚地认为,自己是个好人;之所以做了坏事,完全是客观原因造成的。
再说,“好”与“坏”原本就没有绝对的标准,在一个人看来是好的东西,在另一个人看来完全可能十恶不赦。所以,任何事情总是有争议存在。
应试作文也不会给自己贴上“应试”的标签,有时甚至会故意模糊应试的特征。即使被揭穿,也因为它身上“好”和“坏”杂糅在一起,使人很难有明确的判断。
譬如,不少分析高考作文、中考作文的书籍,都会分析那些高分作文的立意,都会告诉你要解放思想,要大胆创新,不要落入俗套:然后告诉你,只有这样才能得高分。
但你心里既然已经有一个高分的框框,又怎么可能跳出俗套呢?长年训练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得高分吗?作为应试的作文必然有着很强的投机性,要学会巧妙地说套话,巧妙地编框框,还要非常正确——立意正确,语法正确,写字正确,标点正确,卷面还要干净。
好妈妈教出好作文:著名作家鲁稚这样教孩子写作文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